时间: 2025-05-04 00: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52
为政残苛兽亦饥,
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
焉用劳人以槛为。
这首诗表达了对残暴政权的批判和对生灵苦难的同情。治理者的残酷使得百姓如同饥饿的野兽,真正解决饥饿的办法在于善待那些疲惫的人。若是人们能够施行善政,那么为何还要对无辜的生灵施加暴虐呢?何必用囚笼来劳役人类呢?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以直白的语言揭示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苦难。
《六朝门》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的控诉。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政治残酷对百姓生活的压迫,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的同情。首句“为政残苛兽亦饥”直接揭示了政治的残酷,形象地将百姓比作饥饿的野兽,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绝望的情感。接下来的“除饥机在养疲羸”则提出了解决之道,强调了善待疲惫者的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前两句描绘了社会的苦难,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探讨人类生存的同时,也在思考统治者的责任,发出对善政的呼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政治残酷的控诉,呼唤善政,强调对人性的关怀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义的追求。
诗中提到“为政残苛”是指什么?
诗中的“除饥机在养疲羸”强调了什么?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周昙关注的是社会治理和民生问题,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唐诗的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