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朝门。傅昭

《六朝门。傅昭》

时间: 2025-05-04 00:59:52

诗句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52

原文展示:

为政残苛兽亦饥,
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
焉用劳人以槛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残暴政权的批判和对生灵苦难的同情。治理者的残酷使得百姓如同饥饿的野兽,真正解决饥饿的办法在于善待那些疲惫的人。若是人们能够施行善政,那么为何还要对无辜的生灵施加暴虐呢?何必用囚笼来劳役人类呢?

注释:

  1. 为政:治理、执政。
  2. 残苛:残酷、苛刻。
  3. 兽亦饥:指兽类也处于饥饿状态,比喻百姓的困境。
  4. 除饥机:解决饥饿的办法。
  5. 养疲羸:养活那些疲惫瘫弱的人。
  6. 善政:良好的政治、仁政。
  7. 何暴:何必施加暴行。
  8. 劳人以槛为:用监禁的方式来折磨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以直白的语言揭示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苦难。

创作背景:

《六朝门》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当时政治腐败和人民疾苦的控诉。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政治残酷对百姓生活的压迫,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的同情。首句“为政残苛兽亦饥”直接揭示了政治的残酷,形象地将百姓比作饥饿的野兽,传达出一种无奈和绝望的情感。接下来的“除饥机在养疲羸”则提出了解决之道,强调了善待疲惫者的重要性,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正义的渴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鲜明,前两句描绘了社会的苦难,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探讨人类生存的同时,也在思考统治者的责任,发出对善政的呼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政残苛兽亦饥:治理者的残酷使百姓和兽类一样饥饿,暗示社会的苦难。
  2. 除饥机在养疲羸:解决饥饿的关键在于照顾那些疲惫弱小的人,表明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关注。
  3. 人能善政兽何暴:如果人们能够施行善政,那么为何对无辜的生灵施加暴行呢,反问出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4. 焉用劳人以槛为:不应将人囚禁于牢笼,反映出对人权和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百姓比作饥饿的野兽,增强了诗的情感力量。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强化了对统治者行为的质疑和控诉。
  • 对仗:整首诗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政治残酷的控诉,呼唤善政,强调对人性的关怀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义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被压迫的百姓,表现出人们在残酷政治下的无奈与愤怒。
  2. :代表着生活的艰难和对生存的渴望。
  3. 疲羸:象征着弱势群体,强调需要被善待和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为政残苛”是指什么?

    • A. 政治的温和
    • B. 政治的残酷
    • C. 政治的公正
  2. 诗中的“除饥机在养疲羸”强调了什么?

    • A. 解决饥饿的方法
    • B. 维持现状
    • C. 忽视弱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周昙关注的是社会治理和民生问题,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风格各异,但都展现了唐诗的深厚文化底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亭怨慢 寒夜饮水芝支馆用壁上龙壁山人词韵索省旃和 长亭怨慢 杨花 长亭怨慢 秋梦 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即题春蛰吟后 长亭怨慢 除青翳 长亭怨慢 夏日赋邛池柳 长亭怨慢 题周偶僧杨柳旗亭图 长亭怨慢 送曹镜初之皖 长亭怨慢 长亭怨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情长纸短 毅然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优柔不断 亡人自存 顺天从人 页字旁的字 读书君子 宴歌 鬼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折节下谋士 包含狼的词语有哪些 淫浪 量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