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2 00:5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0:53:46
韩惠开渠止暴秦,
营田万顷饱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兽,
兽壮安知不害身。
韩惠王开凿渠道,阻止了暴秦的侵扰,
开垦了万顷良田,使秦人得以丰饶。
这与把肉喂给瘦弱的野兽有什么区别呢?
兽儿壮大了,难道不知道会伤害自身?
诗中提到的“暴秦”是指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势和暴虐,尤其是在统一六国后的行为。韩惠王的治理措施,虽然让秦人得以安居乐业,但诗人以“兽壮安知不害身”警惕人们,暗示现状虽然表面安宁,但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常带有政治讽刺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看到社会现状时的思考,尤其是对权力与民生关系的深刻认识。通过借古讽今,表达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韩惠王治理下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表面繁荣的背后,实际上却隐含着更深层的危机。诗人巧妙地用“开渠”和“营田”描绘了韩惠王的治国之道,然而在赞美的同时,暗示这种繁荣并不稳固,反而可能助长了秦国的力量。后两句通过比喻,传达出一种对无知的警惕:当强者不断壮大时,弱者的安宁往往是短暂的,最终可能导致自身的祸害。这种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警醒,体现了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比如将繁荣与喂养瘦弱的兽相提并论,强调表象与实质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揭示了政治治理的表面繁荣与潜在危机之间的矛盾,警示人们对权力与民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韩惠王的治理措施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羸兽”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昙的《春秋战国门》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社会动荡与个人的无奈,但周昙更侧重于政治隐患的警示,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感慨。两者在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