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6:16
原文展示:
与成父弟自严砻同入城晚宿黄岩 赵蕃 〔宋代〕
昔人重离合,感慨思功名。 我今迫贫贱,乃作分袂惊。 徘徊未能别,崎岖复同行。 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 摩挲磴道古,开拓窗户明。 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 村醪偶提携,霜柑亦包并。 病来不喜饮,一再泻浊清。 道涂今日劳,林壑他年盟。 苏州对床卧,不下五言城。 自经长少公,增重手足情。 细听松竹响,疑是风雨鸣。 披衣更起坐,月出山四更。
白话文翻译:
从前的人重视离别和重逢,感慨于追求功名。 我现在因为贫穷和卑微,竟然因为分别而感到惊讶。 徘徊着,未能告别,又一起艰难地同行。 攀爬藤蔓到达黄岩,拄着拐杖,太阳已经西斜。 摸索着古老的石阶,打开窗户,光线明亮。 道士习惯了看客人,拨弄火堆,修理短灯。 偶尔带来乡村的酒,霜冻的柑橘也一起包裹。 生病了不喜欢喝酒,一再地倾倒出清澈的酒。 今天的旅途劳累,将来在山林中结盟。 在苏州对着床躺下,不输给五言诗的意境。 自从经历了长少公,增加了兄弟之间的情感。 仔细聆听松竹的声音,怀疑是风雨在鸣响。 披上衣服再次坐起,月亮从山上升起,已经是四更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子固,号南塘,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与弟弟成父一同从严砻进入城中,晚上宿于黄岩时所作,表达了旅途中的感慨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赵蕃与弟弟成父一同旅行的途中,晚上宿于黄岩时所作。诗中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旅途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兄弟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扪萝到黄岩,倚杖日已倾”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而“道人惯看客,拨火治短檠”则展现了旅途中的温馨场景。诗人通过对松竹声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绘和对兄弟情谊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有对兄弟情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扪萝到黄岩”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旅途的艰辛 B. 旅途的愉快 C. 旅途的结束 答案:A
诗中“道人惯看客”表达了什么? A. 道人对客人的习惯 B. 道人对客人的冷漠 C. 道人对客人的热情 答案:A
诗中“不下五言城”比喻什么? A. 诗人的意境 B. 诗人的生活 C. 诗人的情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