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1:18
春巢累累,众鸟哺儿。
众鸟不出巢,群雏嗷嗷腹甚饥。
不出巢,其谓何,上有苍鹘窥其窠。
问鹘何仇,鹘不我顾。
我巢有雏,开口待哺。
一日不击,巢雏不食。
尔忧尔雏,众鸟号呼又可吁。
春天的鸟巢堆得很高,成群的鸟儿在喂养自己的宝宝。
但这些鸟儿不敢出巢,群雏在巢中饥饿得叫唤。
不敢出巢,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上面有苍鹰在窥视着它们的巢穴。
我问鹰为何对我有仇,鹰却不理我。
我的巢里有雏鸟,它们张嘴等待喂养。
一天不猎食,巢中的雏鸟便无法进食。
你为你的雏鸟忧虑,众鸟齐声叫唤,真是无奈可叹。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鸟儿的生存状态,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和弱肉强食的法则。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人情味,常常关注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
《春鹘谣》创作于宋代,正值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交错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鸟儿的生活状态,反映出对生命的关怀和对生存压力的思考。
《春鹘谣》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图景,诗人通过鸟巢与雏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和鸟类的艰难处境。诗中以“春巢累累”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随后转入对鸟儿不敢出巢的忧虑,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和对生存的无奈。
诗人通过苍鹘的威胁,深入探讨了自然界的残酷法则,鸟儿因害怕捕食者而不敢出巢,反映了生存竞争的激烈。最后,诗中呼唤的鸟鸣声,不仅是对生命的渴望,更是对命运的呐喊,表现出一种对家园与安全的强烈向往。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切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存困境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在自然与生命之间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残酷,表现出对生命与家园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生存压力带来的焦虑与无奈。
诗中描绘的鸟巢是在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捕食者是什么鸟?
诗中雏鸟因为什么原因而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