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台怀古

《苏台怀古》

时间: 2025-05-07 10:06:50

诗句

阖闾杨柳几春风,山远台高望眼空。

麋鹿不来人亦去,鹧鸪啼处是吴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6:50

原文展示

阖闾杨柳几春风,
山远台高望眼空。
麋鹿不来人亦去,
鹧鸪啼处是吴宫。

白话文翻译

阖闾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了几次,
远处的山峦,台子高耸,望去却是一片空荡。
麋鹿早已不再光顾,这里的人也渐渐离去,
鹧鸪啼鸣之处,正是吴国的宫殿。

注释

  • 阖闾:古吴国的国君,指吴国的都城。
  • 杨柳: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与希望。
  • 山远台高:描绘高台远山的景象,表达一种空旷的感觉。
  • 麋鹿:鹿类动物,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鹧鸪:一种鸟,常用作诗中表达孤独或悲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阖闾”是指吴王阖闾,历史上著名的吴国国君,在位期间国家强盛。此诗通过描写阖闾时期的景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唤起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复亨,明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作者在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后,感慨于昔日辉煌的消逝,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台怀古》通过描绘阖闾城的景象,构建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融的画面。诗中“阖闾杨柳几春风”一句,轻柔地引入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机的复苏与希望的延续。紧接着的“山远台高望眼空”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示了人事的苍凉与历史的沉重。在这种空灵的意境中,麋鹿的离去象征着自然的再也无法回归,而“鹧鸪啼处是吴宫”则让人联想到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孤寂的啼鸣。这种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令整首诗充满了哀伤与思索,诗人在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无法摆脱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阖闾杨柳几春风:描写春风中轻摇的杨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2. 山远台高望眼空:山峦遥远,台子高耸,表达一种空旷无边的感觉,体现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3. 麋鹿不来人亦去:麋鹿不再光顾,人也渐渐离去,暗示自然与人类的疏离。
  4. 鹧鸪啼处是吴宫:鹧鸪的鸣叫声与吴国的宫殿相对照,传达出昔日辉煌的对比与现实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阖闾的杨柳比作春天的象征,暗含希望。
  • 对仗:如“山远台高”与“麋鹿不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鹧鸪的啼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阖闾昔日繁华的怀念,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追忆。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生命与希望。
  • 山台:代表历史的高远与人事的渺小。
  • 麋鹿:象征自然与人类的疏离。
  • 鹧鸪:传达孤独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阖闾”是指哪个地方? A. 吴国
    B. 齐国
    C. 楚国

  2. 诗中“麋鹿不来人亦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失落
    C. 繁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登高》:王之涣的诗,展现壮阔的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苏台怀古》与《夜泊牛渚怀古》都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虽风格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均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庚申元日口号六首 其一 雨夕排闷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 春晴暄甚游西市施家园 燕堂东偏一室颇深暖尽日率困於吏牍比夜乃得 久雨道怀 倚筇 园中小饮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 自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跳丸 小字头的字 釆字旁的字 感慨 趁水和泥 枝别条异 心字底的字 违世异俗 靑字旁的字 面谕 包含鼓的词语有哪些 卖弄才学 邪眺 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鸡犬不宁 瞋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