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1
原文展示: 挑灯杖 宋祁 〔宋代〕 处膏非自润,在寸敢矜长。试用蔀家暗,回为邻壁光。
白话文翻译: 身处油脂之中并非为了自我滋润,在短短的尺寸上也不敢自夸长。尝试在昏暗的家中使用,回过头来为邻家的墙壁带来光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通过挑灯杖的比喻,表达了作者不慕富贵、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祁晚年,当时他已从官场退隐,过着清贫的生活。诗中通过挑灯杖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助人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挑灯杖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首句“处膏非自润”,表明作者身处富贵之中并非为了自我滋润,而是有更高的追求。次句“在寸敢矜长”,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不自夸、不自满的态度。后两句“试用蔀家暗,回为邻壁光”,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乐于助人的情景,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不慕富贵、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通过挑灯杖的比喻,作者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忘助人的精神,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处膏非自润”中的“处膏”比喻什么? A. 身处困境 B. 身处富贵之中 C. 身处黑暗之中 D. 身处光明之中 答案:B
诗中“在寸敢矜长”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自满 B. 自夸 C. 不自满 D. 不自夸 答案:D
诗中“回为邻壁光”表达了作者的什么精神? A. 自私 B. 自利 C. 乐于助人 D. 悲观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