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时间: 2025-05-03 19:41:40

诗句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

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1:40

原文展示: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欲为君刊第二碑。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霜风吹打着玉兰花,苍生的希望在士林中已然悲凉。
我心中怀有拯救天下和安定民生的宏图伟略,却见不到男婚女嫁的喜庆时日。
我将遗留下来的诗稿寄回太史公那里,离开故土的坟墓已近在眼前。
北方的岁月即将过去,我想为您刻下第二块碑铭。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风:寒冷的风,能使植物枯萎。
  • 玉芝:比喻高洁的草木,象征士人的理想和追求。
  • 苍生:指普通百姓。
  • 士林:士人群体,文人雅士的社会。
  • 济世安人:拯救世界,安定人民的理想。
  • 太史:指太史公,司马迁,代表历史记载。
  • 旅坟:指远离故乡的坟墓。
  • 朔方:北方,指边疆地带。

典故解析:

  • 太史公:这是对司马迁的尊称,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在古代,士人往往希望自己的事迹被后人铭记,因此寄托情感在太史公身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在文学上以诗歌、散文、古文闻名,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以寓意深刻的内容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故土和朋友吕衡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社会状况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的失落和对未来的期盼,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哀伤的情感为基调,开篇即描绘了霜风的凋零场景,象征着理想的破灭与苍生的悲苦。刘禹锡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他对时事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间苦难的关怀。

诗中提到的“空怀济世安人略”,显示出他虽然有宏图大志,却无力施展的无奈,反映出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接下来的“男婚女嫁时”更是突显了社会的动荡与人间的离散,使得诗篇的情感更加浓厚。最后的“欲为君刊第二碑”,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与对未来的渴望,表现出对故友的怀念与对历史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传达了刘禹锡对友人的怀念、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及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霜风凋玉芝:描绘了一夜之间,寒冷的霜风使高洁的玉兰花凋谢,象征理想的破灭。
  2. 苍生望绝士林悲:百姓在绝望中,士人的理想与抱负也随之悲凉。
  3. 空怀济世安人略:虽然心中有拯救天下的宏愿,却无处施展。
  4. 不见男婚女嫁时: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原本喜庆的婚嫁之事变得遥不可及。
  5. 遗草一函归太史:将自己的诗作寄回太史公,寄托对历史的期望与留念。
  6. 旅坟三尺近要离:身在异乡,离故土的坟墓已近在咫尺,感慨万千。
  7. 朔方徙岁行当满:北方的岁月即将过去,思绪万千。
  8. 欲为君刊第二碑:想为友人刻下第二块碑铭,以表怀念与敬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霜风凋玉芝”,用自然现象比喻理想的破灭。
  • 拟人:赋予“苍生”以情感,使其感受士林的悲哀。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示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风:象征着寒冷与凋零,暗示着理想的破灭。
  • 玉芝: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 苍生:代表普通百姓,体现出诗人的关怀。
  • 太史:象征历史与记忆的寄托。
  • 旅坟:表示对故土与亲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苍生望绝士林悲”的意思是: A. 士人们的理想绝望了
    B. 百姓对士人的悲哀
    C. 士人们对普通百姓的关心
    D. 自然的凋零

  2. “欲为君刊第二碑”中的“君”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吕衡州
    C. 太史公
    D. 普通百姓

  3. 诗中提到的“空怀济世安人略”意味着: A. 有很多人想要拯救世界
    B. 诗人有理想但无力实现
    C. 社会安定是理想
    D. 诗人对理想感到困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人间苦难的关注。
  • 杜甫的《春望》:描绘国破家亡后的哀伤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哭吕衡州》和《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时事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失落,但刘禹锡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寄托,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悲惨现状和对未来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大量唐代优秀诗作,适合深入了解唐诗的背景与风格。
  • 《李白与杜甫》:详细介绍了两位诗人的生平与诗歌风格,适合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送王员外迁崇教 射鸭词 观军装十咏 其四 刀 答余新郑 红叶 过戴居士宅 送谢恭 斗鸭篇 咏梦 客舍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销号 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秋烟 魁梧奇伟 禁近语 班荆道旧 黑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包含磅的词语有哪些 尽态极妍 厂字头的字 臼字旁的字 兵闻拙速 丿字旁的字 奸暴 缩开头的成语 精诚贯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