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怀天台进禅师

《怀天台进禅师》

时间: 2025-05-03 21:34:53

诗句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4:53

原文展示: 怀天台进禅师 钱惟演 〔宋代〕 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 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 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 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

白话文翻译: 静静地坐着,理清情感的线索,在空旷的书斋中平息外界的喧嚣。 将广阔的世界比作微小的稊米,将个人的生命比作易变的芭蕉。 任由雨水在台阶上生出苔藓,风却嫌弃树上有瓢。 我心中思念着白莲社,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被邀请加入。

注释:

  • 默坐:静静地坐着。
  • 理情条:整理情感的线索。
  • 虚斋:空旷的书斋。
  • 众嚣:外界的喧嚣。
  • 寰区:广阔的世界。
  • 稊米:微小的米粒。
  • 身世:个人的生命。
  • 谕芭蕉:比喻生命易变。
  • 白莲社:佛教的一个社团,这里指诗人向往的修行之地。

诗词背景: 钱惟演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佛教的向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天台进禅师的怀念以及对宁静修行的渴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佛教思想对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修行的渴望。诗中“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内心平静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则通过比喻,将广阔的世界和个人短暂的生命相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世界的微小。最后两句“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社团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被邀请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诗的主题。

诗词解析:

  • 首句“默坐理情条,虚斋息众嚣”通过动作和环境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 第二句“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运用比喻,将世界和生命进行了对比,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广阔。
  • 第三句“雨任阶生藓,风嫌树有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态度。
  • 最后一句“惟思白莲社,他日许相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社团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寰区指稊米,身世谕芭蕉”中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 拟人:如“风嫌树有瓢”中的拟人,赋予风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通过对比世界和生命的微小与短暂,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稊米:象征世界的微小。
  • 芭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易变。
  • 白莲社:象征诗人向往的修行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寰区指稊米”中的“稊米”象征什么? A. 世界的广阔 B. 世界的微小 C. 生命的短暂 答案:B

  2. 诗中“身世谕芭蕉”中的“芭蕉”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稳定 B. 生命的短暂和易变 C. 世界的广阔 答案:B

  3. 诗中“惟思白莲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留恋 B. 对修行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喜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钱惟演的《怀天台进禅师》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而钱惟演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佛教修行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惟演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钱惟演的诗作。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赵忠定 宫词一百首 李邕光八郎帖赞 比闻赵季茂春板舆行春甚乐予跃然效之是日乃 设醮太平宫竣事呈偕行诸君二首 寄紫微高侍郎三首 其二 林文节赠贾收诗稿二诗帖赞 读刘琨传 刘无言辋川诗帖赞 晁无咎金山诗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磨昬抉聩 革字旁的字 以战养战 石泐海枯 起躡 龙奋 包含干的成语 八字旁的字 游气 風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飞霜六月 包含朕的词语有哪些 知友 甘心首疾 循涂守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