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5-07 23:29:44

诗句

戈矛巡雾夕,铙鼓宴萧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9:44

原文展示:

戈矛巡雾夕,铙鼓宴萧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雾蒙蒙的傍晚,士兵们手持戈矛巡逻;在寂静的清晨,铙鼓声中举行宴会。

注释:

  • 戈矛:古代兵器,这里指士兵。
  • 巡雾夕:在雾蒙蒙的傍晚巡逻。
  • 铙鼓:古代军中乐器,用于指挥和宴会。
  • 宴萧晨:在寂静的清晨举行宴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演,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为主,描绘战争与军旅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边塞,描述了士兵在雾中的巡逻和清晨的宴会,反映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宁静交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戈矛巡雾夕”与“铙鼓宴萧晨”两个场景,展现了边塞生活的两面性。夜晚的巡逻象征着紧张和警惕,而清晨的宴会则带来了片刻的宁静和欢乐。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戈矛巡雾夕”:描绘了士兵在雾中的巡逻,雾象征着不确定和危险,戈矛则代表了士兵的武装和职责。
  • “铙鼓宴萧晨”:清晨的宴会由铙鼓声引领,萧晨的寂静与宴会的喧嚣形成对比,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节奏变化。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夜晚与清晨、巡逻与宴会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 象征:雾和戈矛象征着边塞的不确定性和士兵的职责。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边塞生活的两个典型场景,表达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宁静交替,以及士兵对职责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戈矛:象征士兵的武装和职责。
  • 雾:象征不确定和危险。
  • 铙鼓:象征军中的秩序和宴会的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戈矛”指的是什么? A. 士兵的武器 B. 士兵的装饰 C. 士兵的食物 D. 士兵的住所
  2. 诗中的“巡雾夕”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傍晚 C. 中午 D. 深夜
  3. 诗中的“铙鼓宴萧晨”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清晨 B. 傍晚 C. 中午 D. 深夜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是边塞诗,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士兵的豪情。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对比,同样是边塞诗,但风格和情感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边塞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兰陵王 荷花 兰陵王 兰陵王 崇效寺看牡丹 兰陵王 康南海寿词 兰陵王 夏至日行经新华门,次清真韵 兰陵王(渭城朝雨) 兰陵王 兰陵王(赣上用美成韵) 兰陵王 天仙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清月皎 气字旁的字 缃枝 鼷鼠食牛 川字旁的字 陷破 续航 分床同梦 臆辨 侯结尾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分夜钟 身轻言微 門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茫然费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