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17
次韵郑佥判
作者: 方岳 〔宋代〕
白菰紫芰更红渠,不枉平生水竹居。
醉眠岂知吾是我,机心亦笑子非鱼。
无能涉世何妨睡,有道登山只是徐。
六月好风清樾底,付渠天地一蘧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作者在水竹的居所中,悠然自得。他看着水边的白菰、紫芰,感叹这些景色的美好,不觉得自己白白度过了一生。在醉酒沉睡中,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身份,而是笑着看待那些世俗的纷扰。即使不能在世俗中有所作为,沉睡又何妨?有志于登高的道路,过程便是缓慢而稳妥的。六月的清风在树荫下拂过,仿佛将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子岳,号澄江,宋代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方岳隐居于水竹居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次韵郑佥判》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首联“白菰紫芰更红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周围的自然环境,色彩鲜明,仿佛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生机。接下来的“醉眠岂知吾是我”则展示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恍惚状态,他在这种状态中似乎摆脱了自我,融入自然,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反省。
“无能涉世何妨睡”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态度,诗人并不在乎世俗的成功与否,而是选择在宁静中沉睡,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最后两句“六月好风清樾底,付渠天地一蘧蒢”则带有一种哲理的思考,诗人将自己与天地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整首诗意境优雅,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边植物包括:
A. 白菰
B. 紫芰
C. 荷花
D. A和B
“醉眠岂知吾是我”中“吾”指的是:
A. 诗人
B. 世人
C. 鱼
D. 自然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选择隐逸
C. 参与政治
D. 关注时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