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 其四

《杂曲歌辞 其四》

时间: 2025-05-10 10:35:16

诗句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16

原文展示: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白话文翻译:

可怜那江北的女子,习惯唱着江南的曲子。
她在摇荡着木兰舟,双双的野鸭却无法入水嬉戏。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 江北:指长江北岸的地区。
  • 江南:指长江南岸的地区,以其风景如画和文化繁荣著称。
  • 惯唱:习惯于唱。
  • 摇荡:摇晃、摆动。
  • 木兰舟:一种小船,通常用来在水面上漂荡。
  • 双凫:指两只野鸭。
  • 不成浴:无法入水嬉戏。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木兰舟”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用,象征着轻松的水上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25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祖籍浙江,后居于扬州。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施肩吾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俗为主,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 其四》创作于唐代,正值唐朝繁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诗中表现了江北女子对江南文化的依恋和向往,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江北女子的情感世界,透过她的习惯与行为,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与怜惜。首句“可怜江北女”直接引出了女主角的身份,唤起读者的同情心。接下来的“惯唱江南曲”则揭示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寄托,表明她对江南生活的向往。最后的两句通过描写她在小舟上摇荡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尽管她努力融入,却始终无法真正享受那份江南的美好。诗中“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个人情感的冲突,使得这首诗在简单的表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江北女:以“可怜”开头,表达对江北女子的怜悯,暗示她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 惯唱江南曲:反映出她对江南文化的熟悉和热爱,说明她的情感寄托在于江南的音乐。
  • 摇荡木兰舟:描绘她在小舟上的轻松景象,象征着她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双凫不成浴:以双凫的无奈入水嬉戏作为比喻,传达她虽身处美好环境,却无法真正享受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北女子的情感比作双凫的嬉戏,形象生动。
  • 对仗:如“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江北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纠葛与生活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北女:象征着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他乡的向往。
  • 江南曲:代表着优美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 木兰舟: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双凫:象征着自由与快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曲”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乡愁
    • B. 对江南生活的向往
    • C. 对江北的失落感
  2. “双凫不成浴”中的“双凫”指的是什么?

    • A. 两只天鹅
    • B. 两只野鸭
    • C. 两只鸳鸯
  3. 诗中哪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江北女子的同情?

    • A. 可怜江北女
    • B. 摇荡木兰舟
    • C. 习惯唱江南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好》——白居易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江南好》同样描绘了江南的优美和人们的向往,但施肩吾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表达,而白居易则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 避客 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 次君畴洪卿韵送宗学赵优奏 读秦纪七绝 又和六首 挽顾君任粹二首 别宋斌文叔 题海陵徐神翁墓 别翁定宿瀑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丿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目所未睹 包含舟的成语 俗不堪耐 无馨无臭 长啜大嚼 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意相 密意幽悰 野绩 生来死去 戈字旁的字 表记 寸字旁的字 顽皮赖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