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曲歌辞 其四

《杂曲歌辞 其四》

时间: 2025-08-13 13:57:50

诗句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3:57:50

原文展示: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白话文翻译:

可怜那江北的女子,习惯唱着江南的曲子。
她在摇荡着木兰舟,双双的野鸭却无法入水嬉戏。

注释:

字词注释:

  • 可怜:可惜,令人怜悯。
  • 江北:指长江北岸的地区。
  • 江南:指长江南岸的地区,以其风景如画和文化繁荣著称。
  • 惯唱:习惯于唱。
  • 摇荡:摇晃、摆动。
  • 木兰舟:一种小船,通常用来在水面上漂荡。
  • 双凫:指两只野鸭。
  • 不成浴:无法入水嬉戏。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木兰舟”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用,象征着轻松的水上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25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祖籍浙江,后居于扬州。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施肩吾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俗为主,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 其四》创作于唐代,正值唐朝繁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诗中表现了江北女子对江南文化的依恋和向往,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江北女子的情感世界,透过她的习惯与行为,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与怜惜。首句“可怜江北女”直接引出了女主角的身份,唤起读者的同情心。接下来的“惯唱江南曲”则揭示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寄托,表明她对江南生活的向往。最后的两句通过描写她在小舟上摇荡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尽管她努力融入,却始终无法真正享受那份江南的美好。诗中“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个人情感的冲突,使得这首诗在简单的表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江北女:以“可怜”开头,表达对江北女子的怜悯,暗示她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 惯唱江南曲:反映出她对江南文化的熟悉和热爱,说明她的情感寄托在于江南的音乐。
  • 摇荡木兰舟:描绘她在小舟上的轻松景象,象征着她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双凫不成浴:以双凫的无奈入水嬉戏作为比喻,传达她虽身处美好环境,却无法真正享受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北女子的情感比作双凫的嬉戏,形象生动。
  • 对仗:如“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江北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纠葛与生活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北女:象征着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他乡的向往。
  • 江南曲:代表着优美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 木兰舟: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双凫:象征着自由与快乐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曲”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乡愁
    • B. 对江南生活的向往
    • C. 对江北的失落感
  2. “双凫不成浴”中的“双凫”指的是什么?

    • A. 两只天鹅
    • B. 两只野鸭
    • C. 两只鸳鸯
  3. 诗中哪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江北女子的同情?

    • A. 可怜江北女
    • B. 摇荡木兰舟
    • C. 习惯唱江南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好》——白居易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江南好》同样描绘了江南的优美和人们的向往,但施肩吾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表达,而白居易则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孔明 杂诗五首 句 其六 送韩玉汝 一昼千万思 游麻姑山九首 其三 丹霞洞 秋夜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节推 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趣的词语有哪些 窝窝囊囊 支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包含饧的词语有哪些 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裁辞 问罪之师 永锡不匮 月殿嫦娥 清音居士 寒山片石 尣字旁的字 吐凤喷珠 食字旁的字 谧宁 三不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