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5:16
可怜江北女,惯唱江南曲。
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
可怜那江北的女子,习惯唱着江南的曲子。
她在摇荡着木兰舟,双双的野鸭却无法入水嬉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木兰舟”在古代文人诗歌中常用,象征着轻松的水上生活。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25年-约785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祖籍浙江,后居于扬州。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施肩吾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俗为主,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 其四》创作于唐代,正值唐朝繁荣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频繁。诗中表现了江北女子对江南文化的依恋和向往,反映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江北女子的情感世界,透过她的习惯与行为,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与怜惜。首句“可怜江北女”直接引出了女主角的身份,唤起读者的同情心。接下来的“惯唱江南曲”则揭示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寄托,表明她对江南生活的向往。最后的两句通过描写她在小舟上摇荡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尽管她努力融入,却始终无法真正享受那份江南的美好。诗中“摇荡木兰舟,双凫不成浴”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地域文化差异和个人情感的冲突,使得这首诗在简单的表述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江北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江南文化的向往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纠葛与生活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南曲”主要反映了什么?
“双凫不成浴”中的“双凫”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一部分体现了作者对江北女子的同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江南好》同样描绘了江南的优美和人们的向往,但施肩吾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表达,而白居易则展现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