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0:11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景眼色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我问你,匡庐山我已经来过几次呢?什么时候可以闲适地去摘取天上的星星呢?
世间如同春梦,虚无缥缈一片空白;而那山却似曾相识,依旧青翠如昔。
我本想写信去找那隐士的住所,但又想起要渡过那鸥鸥飞舞的沙洲。
若干年后若能学得香山的隐士之道,必定在翠绿的屏风前结庐而居。
“香山士”指代隐士,反映了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盛行,许多士人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理想的生活。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问句形式引入,既表现了诗人对匡庐的熟悉,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春梦和故景的对比,表达了人世间的虚幻与山水的永恒,形成鲜明的对照。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渴望追求隐逸生活的决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哲理的深邃,又有自然的美丽,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答案:1. B 2. B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