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石室山诗

《石室山诗》

时间: 2025-04-30 16:44:57

诗句

清旦索幽异。

放舟越垧郊。

苺苺兰渚急。

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

飞泉发山椒。

虚泛径千载。

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

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

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

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

摘芳弄寒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7

原文展示:

清旦索幽异。
放舟越垧郊。
苺苺兰渚急。
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
飞泉发山椒。
虚泛径千载。
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
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
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
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
摘芳弄寒条。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我寻求幽静的异境,
放舟驶过广阔的郊野。
梅花盛开,兰花在溪边急速生长,
苔藓覆盖的山岭显得高耸。
石室高耸于树林之间,
飞泉从山间溅落。
我在这条小路上漫游了千年,
峥嵘的景色并非一朝一夕所成。
乡村的声音已经绝迹,
砍柴的人被风和云限制。
微小的战士无从远眺,
总是羡慕高大的乔木。
灵域久藏隐秘,
似乎与我的心灵相交。
合欢花不需多言,
我在寒条上采摘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寻求、追求。
  • 幽异:幽静而奇异的地方。
  • 放舟:指乘船或划舟。
  • 苺苺:形容梅花的鲜艳。
  • 藐藐:形容小而高的样子。
  • 石室:指石头做的室内或山洞。
  • 飞泉:从高处落下的泉水。
  • 虚泛:漫游、漂浮。
  • 绝闻见:声音和景象都不存在。
  • 樵苏:砍柴的人。
  • 微戎:微小的战士,或指小兵。
  • 总笄:指总是羡慕。
  • 灵域:灵性所在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山水的幽静与人内心的交融,常见于古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希声,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代表了山水诗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石室山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反映了谢灵运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常常寄情于山水,寻找心灵的归宿。

诗歌鉴赏:

《石室山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寄托诗人情感的山水诗。整首诗通过对清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幽静与奇异的山水世界。开篇的“清旦索幽异”便引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随着船只的行驶,周围的景色愈加迷人,梅花与兰花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的描写,不仅描绘了山水的壮丽,还隐含着一种对人类渺小的感慨。诗中“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的句子,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思考,强调了自然的恒久与变化的对比。

最后几句“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更是将自然与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层次感悟。整体而言,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内心体验,传达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旦索幽异:在清晨寻找幽静而奇异的地方。
  2. 放舟越垧郊:乘舟穿越广阔的田野。
  3. 苺苺兰渚急:梅花盛开,兰花生长迅速。
  4. 藐藐苔岭高:苔藓覆盖的山岭显得高耸。
  5. 石室冠林陬:石室高耸于树林之间。
  6. 飞泉发山椒:飞泉从高山流出。
  7. 虚泛径千载:在这条小路上漫游了千年。
  8. 峥嵘非一朝:壮丽的景色不是一朝形成的。
  9. 乡村绝闻见:乡村的声音已经难以听见。
  10. 樵苏限风霄:砍柴的人受风云的限制。
  11. 微戎无远览:微小的战士无从远眺。
  12. 总笄羡升乔:常常羡慕高大的乔木。
  13. 灵域久韬隐:灵性所在的地方长久隐藏。
  14. 如与心赏交:似乎与我的心灵相交。
  15. 合欢不容言:合欢花不需要多言。
  16. 摘芳弄寒条:我在寒条上采摘芬芳。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自然景物,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拟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也有较好的表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晨: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梅花、兰花:象征高洁与生命力。
  • 石室、飞泉:象征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乡村:象征宁静与朴素的生活。
  • 合欢花:象征温暖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旦”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中午
    B. 清晨
    C. 傍晚

  2. “石室冠林陬”中“冠”的意思是? A. 冠冕
    B. 最高的
    C. 冠状物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轻视
    B. 崇敬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体现隐逸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李白《早发白帝城》:展现了壮丽山水与诗人豪情的对比,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选》
  • 《谢灵运全集》

相关查询

酬许察院 和张达道先生三首 临碣石 深夜谣二首 法曲(入破第四) 杂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与印老同访天封老至夕忘归 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朝中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结尾的成语 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蜩蜕 沦肌浃骨 跻峰造极 包字头的字 颛决 牛衣岁月 弜储 舍己为人 骨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谄貌 一射之地 齿字旁的字 众毁所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