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01
游赤石进帆海诗
作者:谢灵运 〔南北朝〕
首夏犹清和,
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
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
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
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
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
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
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
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
终然谢天伐。
初夏的时节依然清新和谐,
芳草也尚未枯萎。
水面上住着晨暮的波光,
阴云和霞光时隐时现。
游览周遭的海域感到疲倦,
何况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
江水在后面安静地流淌,
天边的云彩静止不动。
扬帆出海去采集石上的花,
挂起帆布捡拾海面的月亮。
海水涨潮没有边际,
空舟在水中自由超越。
像仲连和轻齐那样的豪杰,
子牟对魏宫的眷恋。
名声的追求并无必要,
顺应内心的物事可以忽视。
恳请附和任公的话,
最终我将谢绝天命的征伐。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允和,号青原,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是谢家的后裔,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归隐,常游历于山水之间。他的诗歌以山水诗著称,具有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特点。
《游赤石进帆海诗》是在谢灵运游览赤石时所作,描绘了初夏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他游览时的心情及对名利的冷漠态度。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繁华的淡泊。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情感。
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诗》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全诗以清新和谐的初夏景象开篇,布局自然,意境优美。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初夏的清新与芳草的青翠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水面波光的细致观察,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晨昏交替的瞬息变化。而“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则将游览的乐趣与自然的美丽结合,生动地描绘出海上夜晚的浪漫气息。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声的淡漠,强调内心的真实与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的“终然谢天伐”则更是流露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尽管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灵动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谢灵运高远的志向与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使其成为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高远的精神境界。
诗中提到的初夏的时节是哪个季节?
“扬帆采石华”中的“采石华”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名声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