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中采石菖蒲

《雨中采石菖蒲》

时间: 2025-04-27 14:36:31

诗句

小雨蒙茸湿槿花,卧云鸡犬是谁家。

老人为指青崖路,童子能寻碧玉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31

原文展示:

小雨蒙茸湿槿花,
卧云鸡犬是谁家。
老人为指青崖路,
童子能寻碧玉芽。

白话文翻译:

细雨轻轻洒落,湿润了槿花,
云雾缭绕,鸡鸣犬吠,不知是哪一家。
一位老人用手指引我去青崖的小路,
小童子能在这里找到碧绿的菖蒲芽。

注释:

  • 槿花:一种花朵,常指木槿,花色艳丽。
  • 卧云:指笼罩一片云雾的状态。
  • 鸡犬:这里泛指乡村的生活气息,常用以描绘田园风光。
  • 青崖路:指青翠的山崖旁的小路。
  • 碧玉芽:指菖蒲的嫩芽,色泽如碧玉般清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文,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个性洒脱,作品充满生活气息。因其诗歌平易近人,富有情趣而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中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雨中采石菖蒲》是一首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作,充满了细腻与生动的自然描写。首句“小雨蒙茸湿槿花”以细雨和槿花开头,渲染出一种温柔而湿润的气氛,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雨中的槿花,似乎在诉说着乡间的静谧与悠然。

第二句“卧云鸡犬是谁家”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云雾弥漫,鸡犬相鸣,描绘出一幅朦胧而真实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刻画了自然环境,也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老人”和“童子”两种形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老人指引青崖路,童子寻找碧玉芽,表达出一种传承与探索的主题。这种情感在诗中显得尤为深刻,既有对自然的珍视,也有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乡村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细雨和槿花的结合,渲染出诗的背景和氛围,给人以柔和之感。
  • 第二句:通过“鸡犬”来体现乡村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朦胧的乡村生活场景。
  • 第三句:老人作为经验的象征,传达出对生活的智慧与指引。
  • 第四句:童子则代表年轻一代,象征着对新事物的探索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把“碧玉芽”作为菖蒲的象征,表达出其清新可爱。
  • 拟人:槿花在雨中似乎也有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对景物的描写形成了一种和谐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在细雨中感受自然的气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槿花:象征着美丽与柔和。
  • 鸡犬:代表乡村的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朴实与亲切。
  • 青崖路:象征着探索与指引,生活的方向。
  • 碧玉芽: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自然的馈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鸡犬”指的是什么?

    • A. 乡村生活的气息
    • B. 城市的喧嚣
    • C. 山中的动物
  2. “碧玉芽”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菖蒲
    • B. 荷花
    • C. 槿花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孤独
    • B. 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 C. 对城市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毛滂的《雨中采石菖蒲》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毛滂更侧重于人和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展现了更为孤寂的自然之美,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手册》
  • 《毛滂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离家 过汉口 余自刑部员外郎为时权所挤值盘石出镇藩屏…长句寄所知 再止庙居 格卑 游江南水陆院 御制春游长句 思归乐 大酺乐 招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翠羽明珠 锡砚 花腿闲汉 一字旁的字 问俗问禁 魂飞魄荡 名法 邑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酷嗜 四字头的字 包含嘉的词语有哪些 际会风云 长痛不如短痛 无字旁的字 画虎类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