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2:04
狞石拿云,渴苔酣雨,草堂暗倚修竹。
香冷螭头,尘荒鱼眼,人天一梦方熟。
万花吹散,料天女应颦怨绿。
铜铃何语。莫是分明,秀支劬秃。
孑遗总是无余,心苦身危,泪枯陵谷。
薇蕨尝饥,卷葹不死,弹断水云哀曲。
古今相接,总愁我长歌当哭。
山空人渺,零落南枝,故乡乔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郁的场景,狞恶的岩石在云间,渴望的苔藓在雨中醉倒,草堂静静地依靠着修竹。香气渐渐冷却,螭头上的香气消散,尘土纷飞,仿佛鱼眼在望着人间的虚幻。万花被风吹散,或许那天女正愁眉不展,对着绿色的怨恨。铜铃在说些什么呢?难道不是那么清晰可见,秀丽的支撑在苦涩中枯萎。遗留下来的总是无尽,心中苦痛,身处险境,泪水在陵谷中流干。薇蕨感到饥饿,卷起的葹草不知何时才能死去,水云间的哀曲已被弹断。古今交接之时,愁苦的我只有长歌以泣。山空人渺,南枝凋零,故乡的乔木依然挺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咏雩(1892-1971),字子云,号石韵,近现代诗人,擅长古诗词创作。其作品常蕴含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尤其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1945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自然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这首《庆春泽·乙酉》是黄咏雩在1945年创作的一首充满感慨的古诗。整首诗以阴郁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命运的感慨。首联通过“狞石拿云,渴苔酣雨”描绘出一种阴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艰难与压迫。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愈发沉重。“人天一梦方熟”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对现实的迷惘,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万花吹散,料天女应颦怨绿”,天女的愁苦仿佛映射出诗人自身的忧伤,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交织。
后面的“泪枯陵谷”一语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伤,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孤独。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对人生的深切思考与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情感尤为显得珍贵与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依托,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命运的悲凉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狞石拿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压迫感
c) 宁静
“香冷螭头”中的“香”代表什么?
a) 美好事物
b) 伤心
c) 自然的气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生活的无常与孤独
c) 自然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黄咏雩的《庆春泽》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命运的感慨,但黄咏雩的风格更为阴郁,情感更为细腻,展示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