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04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作者:李曾伯〔宋代〕
渊源正学富经纶,
炳炳如丹一片心。
中外久期还荷橐,
江湖所至是棠阴。
威声足使戎心慑,
边腹休虞客气侵。
指日玉阶清问及,
盍思长策济当今。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董矩堂赴召任职的祝福与期盼。诗人认为董矩堂的学识渊博,心胸如赤色的丹书般明亮,能够在中外事务中展现才华。诗人希望他在江湖之间能够如同棠阴般庇护他人。董矩堂的威名可以震慑外敌,边疆的安宁不必担忧外来侵扰。最后,诗人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政务中,积极思考长远的策略,以应对当今的局势。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道纯,号修竹,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政治时事与个人情怀。他的诗风清新,常用典雅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董矩堂即将赴任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前景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能之士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董矩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才干的重视。开篇以“渊源正学富经纶”点明董矩堂的学识深厚,紧接着用“炳炳如丹一片心”形容其清明的心志,表明其才能与品德的光辉。诗中提到“中外久期还荷橐”,不仅体现了董矩堂在治理国家事务中的能力,也隐喻其肩负的重任与责任。
接下来的句子“威声足使戎心慑,边腹休虞客气侵”则突显了董矩堂的政治影响力与军事威慑能力,显示出他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最后的“指日玉阶清问及,盍思长策济当今”表达了对董矩堂未来工作的期待,鼓励他在面对当今复杂局势时要有长远的打算。
整首诗不仅是对一位朋友的送别,更是对知识、责任和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有为之士的期望与祝福,强调了知识、责任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与对董矩堂的信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渊源正学富经纶”的意思是:
A. 学识渊博,才能出众
B. 生活贫困,学问浅薄
C. 学习困难,才华平平
答案:A
“威声足使戎心慑”中“戎”指的是:
A. 文人
B. 兵士
C. 平民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棠阴”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庇护与安宁
C. 财富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李曾伯的《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更加关注个人与国家的联系,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动荡中的个人情感。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但表达的情感与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