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4 02:01:40

诗句

夜久蜡堆红泪,渐觉新寒侵被。

冷雨更凄风,又是去年滋味。

无寐,无寐,画角南楼吹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1:40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夜久蜡堆红泪,
渐觉新寒侵被。
冷雨更凄风,
又是去年滋味。
无寐,无寐,
画角南楼吹未。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蜡烛的泪滴如红色的泪水,
渐渐感觉到新一轮的寒冷侵入被窝。
冷雨更添凄风,
又回想起去年的滋味。
辗转难眠,辗转难眠,
画角在南楼的角落里还未停止吹奏。

注释:

  • 夜久:夜晚已经很久。
  • 蜡堆红泪:形容蜡烛燃烧时流出的蜡油如同红色的眼泪。
  • 新寒:新来的寒冷。
  • 侵被:侵入被子,表示寒冷入侵。
  • 冷雨更凄风:冷雨和凄厉的风相互交织,造成一种凄凉的感觉。
  • 滋味:指的是往年的情感体验。
  • 无寐:无法入睡。
  • 画角:一种乐器,通常在古代用来吹奏,象征孤独的心情。

典故解析:

“画角”是一种古典乐器,多用于传达悲凉的情感。在中国古诗词中,乐器常常用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碧城(公元1690年—1754年),字佩弦,号青云,清代女诗人,精通诗词,才情横溢,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写于作者的某个冬夜,表达了对往年情感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寒冷的感受,体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情感孤独。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深夜时分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夜久蜡堆红泪”,用蜡烛的泪滴来象征内心的孤独和悲伤,突显了夜深人静时的寂寞感。接着“渐觉新寒侵被”,描绘出身体被寒冷侵袭的感觉,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冷雨与凄风的描写,使得整个氛围更加沉重,回忆起“去年滋味”时,仿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无奈。最后的“无寐,无寐”,反复强调了失眠的状态,表现了内心的苦闷与孤独,而“画角南楼吹未”则以乐器的声音象征着思念的延续。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深,蜡烛的泪水如同红色的眼泪流淌,暗喻着内心的悲伤。
  2. 渐渐感到新一轮的寒冷侵入被窝,表现出对冬季的无奈和不适。
  3. 冷雨和凄风交织,构成了一种更加凄凉的氛围。
  4. 回想起往年的情感,感叹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重现。
  5. 表达辗转难眠的状态,强调了孤独与思念。
  6. 提到乐器的声音,象征着思念的延续和孤独的伴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蜡烛的泪水比作红泪,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拟人:通过“冷雨更凄风”展现自然的情感,与人的情感相呼应。
  • 对仗:如“无寐,无寐”形成对句,增强了情感的重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往年情感的怀念与对孤独、寒冷的无奈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蜡烛: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寒冷:代表着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无情。
  • 雨与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复杂。
  • 乐器: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伴随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蜡堆红泪”指的是什么?
    A. 眼泪
    B. 蜡烛
    C. 花瓣
    D. 红酒

  2. “无寐”的意思是:
    A. 有梦
    B. 无法入睡
    C. 睡得很好
    D. 失去记忆

  3. 诗中提到的“画角”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食物
    D. 一种服装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梦江南》

诗词对比: 比较吕碧城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词都表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孤独与思念,但吕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写,而李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吕碧城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腊日四首 和房日严换武诗 暇日同孙毕二同舍游李氏园亭 题五柳亭 漫成七首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园花盛开秬病不能观作诗谕之 和门下相公从驾幸学 建平途次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消雾散 炊金馔玉 黍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黽字旁的字 廲蔽 私字儿的字 矜伤 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拭的词语有哪些 贼不空手 遮天压地 欲罢不能 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碍难从命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破头烂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