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一 柑子园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一 柑子园》

时间: 2025-04-26 06:19:11

诗句

秋颗酣天酒,春花噀国香。

芗林亲手种,中有洞庭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9:11

原文展示:

秋颗酣天酒,春花噀国香。芗林亲手种,中有洞庭霜。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果实让人陶醉,像美酒一样令人沉醉;春天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芗林是我亲手种下的,里面的柑子园也结出了像洞庭湖一样的霜白果实。

注释:

  • 秋颗:秋天的果实,指柑橘类的果实。
  • :醉,陶醉的意思。
  • 天酒:比喻秋天的美酒,形容果实的美味。
  • 春花:春天开的花,象征生机和美丽。
  • :散发,发出。
  • 国香:指的是香气,可能暗指中国的香气。
  • 芗林:指的是种植柑橘树的林子。
  • 亲手种:自己亲自种植。
  • 洞庭霜:洞庭湖的霜白,形容果实的洁白和美丽。

典故解析:

“洞庭霜”可能暗指洞庭湖的美丽景色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意象,象征着一种清冷、高雅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他的诗风质朴自然,注重生活的细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杨万里中年时期,正值他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柑子园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柑子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开头两句“秋颗酣天酒,春花噀国香”将秋天的丰收与春天的花香相结合,展现了四季的交替与自然的美好,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接下来的“芗林亲手种”则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亲手种植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而最后一句“中有洞庭霜”则将这种自然的美丽与文化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了果实的美丽,又引发了人们对洞庭湖的联想,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颗酣天酒:描绘了秋天果实饱满,给人一种陶醉的感受,暗示丰收的喜悦。
  2. 春花噀国香:春天的花盛开,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表现了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3. 芗林亲手种:强调了诗人亲自参与种植的过程,体现了与自然的深度联系。
  4. 中有洞庭霜:通过洞庭湖的意象比喻果实的美丽,增添了诗的文化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果比作“天酒”,增强了果实的美味之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颗:象征着丰收与喜悦。
  • 春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 芗林: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洞庭霜:象征着清冷、高雅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颗”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花
    • B. 秋天的果实
    • C. 秋天的风
    • D. 秋天的雨
  2. “芗林亲手种”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只是描绘自然
    • B. 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C. 诗人对自然的厌倦
    • D. 诗人向他人介绍种植技巧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柑子园》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优美环境,但前者更侧重于季节的变化与丰收的喜悦,后者则强调了理想境界中的人居环境与宁静的生活氛围。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朱生之秣陵 与歌者陈郎 九日 七夕有感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其二 赠罗赤脚 赞喻弥陀掩遗骸 诗一首 诗一首 李伯纪丞相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世 冒位 父字头的字 漂橹 瞚目 异路同归 庶民的胜利 烽鼓不息 包含亭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搔到痒处 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号雨泣 寸土不让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