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怨

《秋怨》

时间: 2025-07-30 04:16:02

诗句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6:02

原文展示:

秋怨 梦断南窗啼晓乌,新霜昨夜下庭梧。 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梦在南窗被晨鸟的啼声打断,昨夜新霜降落在庭院中的梧桐树上。不知道帘外的月亮是否如玉珪般明亮,它是否一直照耀着边城直到天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梦断:梦被打断。
  • 南窗:指南面的窗户。
  • 啼晓乌:早晨啼叫的乌鸦。
  • 新霜:刚下的霜。
  •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 如珪月:像玉珪一样明亮的月亮。
  • 边城:边疆的城池。

典故解析:

  • 如珪月:珪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形状扁平,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明亮和纯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城的思念和对秋夜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秋夜,诗人因思念边疆的亲人或友人而作,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抒发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城的深切思念和对秋夜的感慨。首句“梦断南窗啼晓乌”,以晨鸟的啼声打断梦境,暗示了诗人夜间的孤寂和清晨的无奈。次句“新霜昨夜下庭梧”,描绘了秋夜的寒冷和庭院中的萧瑟景象。后两句“不知帘外如珪月,还照边城到晓无”,则通过月亮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边城的无限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关切和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梦断”和“啼晓乌”表达了诗人夜间的孤寂和清晨的无奈。
  • 次句以“新霜”和“庭梧”描绘了秋夜的寒冷和庭院中的萧瑟景象。
  • 后两句通过“如珪月”和“边城”寄托了诗人对边城的无限思念和对远方亲人的关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珪月”用玉珪比喻月亮的明亮和纯净。
  • 拟人:“啼晓乌”赋予乌鸦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边城的深切思念和对秋夜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梦断: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 啼晓乌:象征着清晨的到来和诗人内心的不安。
  • 新霜:象征着秋夜的寒冷和萧瑟。
  • 如珪月:象征着月亮的明亮和纯净,以及诗人对边城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如珪月”用来形容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思念? A. 故乡 B. 边城 C. 亲人
  3. 诗中的“啼晓乌”象征着什么? A. 清晨的到来 B. 夜晚的结束 C. 诗人的不安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罗邺的《秋怨》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通过边疆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忧虑。
  • 罗邺的《秋怨》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查询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 其五 九日三绝 其二 九日 九日邀郡守吴山登高 九日柬敷五 九日寄子约 九日四首 其三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九日同社中诸子登粤秀山咽集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敷棻 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绞急 与人无争 言字旁的字 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闭置 窝儿薄脆 一飧之德 幺字旁的字 法不徇情 黹字旁的字 后浪推前浪 示字旁的字 首丘之思 批鳞请剑 包含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