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行

《早行》

时间: 2025-05-10 10:25:15

诗句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15

原文展示:

早行 罗邺 〔唐代〕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雨点洒在江面上,江水潺潺作响,风又吹拂着,小船正好适合睡觉。不知为何,戍楼的鼓声催促着前行,告别了青山,在黎明时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雨洒:雨点洒落。
  • 江声:江水流动的声音。
  • 扁舟:小船。
  • 无端:无缘无故。
  • 戍鼓:戍楼上的鼓声,古代用来报时或传递信号。
  • 别却:告别。
  • 向晓:接近黎明。

典故解析:

  • 戍鼓:古代边防戍楼上的鼓声,常用来报时或传递紧急信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乘船行进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戍鼓声的催促,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江上行舟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洒江面、风拂扁舟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无端戍鼓催前去”一句,巧妙地融入了戍鼓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增添了一丝紧迫和无奈。最后,“别却青山向晓时”则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不舍和对黎明的期待,情感复杂而深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沉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洒江声风又吹:描绘了雨点洒在江面上,江水发出声响,风又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扁舟正与睡相宜:小船在这样的环境中,正好适合睡觉,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的享受。
  3. 无端戍鼓催前去:戍楼的鼓声无缘无故地催促前行,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增添了一丝紧迫和无奈。
  4. 别却青山向晓时:告别了青山,在接近黎明时分,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不舍和对黎明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扁舟拟人化,说它“正与睡相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 对比: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象与戍鼓声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无奈和不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江上行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旅途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沉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洒江声:雨点洒在江面上,江水发出声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扁舟:小船,象征着旅途和移动。
  • 戍鼓:戍楼上的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紧迫。
  • 青山: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A. 旅途和移动 B. 宁静和安逸 C. 紧迫和无奈 答案:A

  2. 诗中的“戍鼓”主要作用是什么? A. 报时 B. 传递信号 C. 打破宁静 答案:A

  3. 诗的最后一句“别却青山向晓时”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青山的留恋 B. 对黎明的期待 C. 对旅途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罗邺的《早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但《早行》更多地表达了旅途的无奈和对自然的留恋,而《春望》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三百首》:精选了唐代三百首诗作,是了解唐代诗歌的经典读本。

相关查询

秋夜月 生查子  集句 上云乐 钓竿 喜雨寄夏允中五绝 其三 咏史(二十一首) 懊憹歌(五首) 题沙溪驿 旅兴(二首) 过闽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胡说白道 包含俏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天假其便 马字旁的字 包含弄的成语 悬开头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五贤 铁马金戈 饱经风霜 业字旁的字 饅饼 佽飞 奔流不息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讦谈 中国民主促进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