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

《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

时间: 2025-05-01 01:14:21

诗句

长缨办取锁娇娆,马上纤腰恐不牢。

好把鸳鸯靴上脑,倩谁双缚马鞍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4:21

原文展示:

长缨办取锁娇娆,
马上纤腰恐不牢。
好把鸳鸯靴上脑,
倩谁双缚马鞍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马的女子,她身着华丽的衣服,纤细的腰肢让人担心她的安全。她希望能把一双鸳鸯靴子绑好在马鞍上,但又不知道该请谁来帮忙。

注释:

  • 长缨:长绳,用于绑缚或牵引。
  • 锁娇娆:锁:指装饰;娇娆: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 纤腰:细腻的腰身,形容女子的美丽。
  • 鸳鸯靴:鸳鸯:一对,靴子是鞋子的类型,象征情感的双重性。
  • :请、请求。
  • 双缚:双重绑缚。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和对她们安全的关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他在诗歌、散文和戏曲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尤其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作品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可能通过描写美丽女子的形象,反映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女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的优雅与美丽。首句“长缨办取锁娇娆”中,长缨象征着责任与约束,而“锁娇娆”则传达了对美的追求,形成对比,突显了女性的脆弱。接下来的“马上纤腰恐不牢”表现了诗人对女子安全的担忧,流露出一种柔情与关心。后两句“好把鸳鸯靴上脑,倩谁双缚马鞍鞒”则表达了希望与无奈,虽有美丽的愿景,但又缺乏能实现的依靠,给人一种惆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缨办取锁娇娆:描绘女子身上的装饰,表达出她的美丽和独特。
    • 马上纤腰恐不牢:表现出对她的纤细腰身的担忧,隐含对其安全的关切。
    • 好把鸳鸯靴上脑:希望在马鞍上固定好靴子,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倩谁双缚马鞍鞒:询问谁能帮助她,流露出一种无助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长缨比作责任,鸳鸯靴象征情感的双重性。
    • 拟人:将靴子与马鞍的关系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依赖。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和结构上都保持了对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及对女性安全的担忧,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无奈。

意象分析:

  • 长缨:象征束缚与责任。
  • 纤腰:象征美丽与脆弱。
  • 鸳鸯靴:象征情感的双重性与美好的愿望。
  • 马鞍:象征旅途与人生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缨”指的是什么?

    • A. 捆绑的绳子
    • B. 装饰品
    • C. 头发
  2. “马上纤腰恐不牢”的意思是?

    • A. 担心腰间不够美丽
    • B. 担心女子的安全
    • C. 担心马鞍不结实
  3. 诗中的“鸳鸯靴”象征什么?

    • A. 一对鞋子
    • B. 美好的愿望
    • C. 夫妻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徐渭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美与生活的渴望,但徐渭更强调女性的脆弱与现实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徐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看泉听风图 佳人插花图 题画四首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醉诗 春山伴侣图 赠昌国(以下集外诗) 王母赠寿图 水亭幽居图 春游女几山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几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气谊相投 坐系 鹵字旁的字 包含溢的词语有哪些 一些 杵臼交 穴宝盖的字 贻贝 远门近枝 银荒 反犬旁的字 阋墙御侮 方寸地 云蒸雾集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