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0:49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
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
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苍梧山的思念,同时描绘了斑竹林的孤独和内心的伤感。诗人感叹苍梧山在哪里,斑竹林却独自成林。斑竹上点点滴滴的雨水仿佛是残留的泪水,而竹枝则寄托了诗人的心意。寒山的回响显得更加深邃,秋水的影子也显得格外深沉。诗人想寻找樵夫的路,却发现迷雾笼罩,难以寻觅。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自然景观。他生活在唐代盛世,受到时代的影响,作品中常反映出对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湘中纪行十首》是刘长卿在游历湘中时创作的诗,诗中以斑竹岩为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创作时,恰逢其游历于苍梧山附近,心中感慨万千,故而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斑竹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的“苍梧在何处”即表现出一份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身处环境的迷失。斑竹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呈现,更能引发读者对诗人心境的共鸣。雨滴似泪的意象,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邃,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寒山响易满”一句,描绘了寒山的回声和深沉的秋水,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最后一句“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困惑与无奈,象征着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寻找方向的艰辛。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刘长卿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情感,给人以思考与反思的空间。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寻。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的是哪座山?
“点点留残泪”中的“点点”指的是什么?
诗人想寻找什么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