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3:43
王昭君歌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我自以为容貌娇美,但却不在乎画师的描绘。谁能知道,这些妆容反而会让我遭受误解?我告别君王,嫁给了异族的首领,面对他我只能默默流泪。北风呼啸,雁阵飞过,秋天的云彩低沉,我在这万里之遥的地方,只能独自眺望黄河的流淌。纤细的腰肢再也无法得到汉宫的宠爱,眉头紧锁的我只向胡地愁苦。琵琶的弦音中充满了苦涩的旋律,羌笛的声音与之相和。谁会怜惜这一曲传唱的乐府诗呢?它能让千年后的人们感到对美丽的深深哀伤。
王昭君:王昭君,是汉朝的著名美女之一,因政治联姻而嫁给匈奴单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和平使者。她的故事常被用来表达对美丽和命运的叹息。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彦,号景山,生于约公元710年,卒于约公元780年。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擅长五言律诗和古体诗。刘长卿的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以及人生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王昭君歌》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通过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美才的惋惜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王昭君歌》以王昭君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她在美丽与命运之间的挣扎。诗人在开头以“自矜娇艳色”引出王昭君的自我认知,接着通过“上马辞君嫁骄虏”的叙述,描述了她为国家和平而牺牲自我的决绝。诗中反复出现的“愁”字,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孤独,尤其是在“北风雁急浮云秋”这一句中,北风和雁阵暗示了她远离故土的凄凉。后半部分的“琵琶弦中苦调多”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悲伤。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愁苦,也有对国家大义的思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悲剧感。
全诗通过王昭君的故事,表达了对美丽与命运之间矛盾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悲哀。诗中蕴含的历史感与深刻的情感,使其成为感人至深的作品。
王昭君是哪个朝代的著名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骄虏”是指什么?
A. 汉朝的君王
B. 匈奴的首领
C. 诗人自己
D. 画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思乡之情?
A. 琵琶
B. 黄河
C. 北风
D. 雁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刘长卿的《王昭君歌》更加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情感更为深沉,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的孤独与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