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15
九日值雨无菊
作者: 沈周 〔明代〕
重阳薄酒且沾唇,
岁患虽烦节物新。
昨日未知今日雨,
流年不恕老年人。
篱花欠事无黄菊,
江草多愁漫白蘋。
何待齐山始酬醉,
小孙须办拾头巾。
在重阳节这天,虽然喝着薄酒,但仅仅是沾了唇,
虽然生活中有烦恼,但节令又是新的。
昨天并不知道今天会下雨,
岁月对老年人并不宽容。
篱笆边的花朵不再盛开,缺少了黄菊,
江边的草愁绪满溢,白蘋随风飘荡。
何必等到齐山的酒才来痛快地喝醉,
小孙子,你还得去把头巾找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字志道,号石田,明代画家和诗人,因其山水画而闻名,亦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天气阴雨,诗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孤独感。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特别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节日传统的渴望。
《九日值雨无菊》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虽然有节日的名义,但却因为天气的阴雨和生活的烦恼,感到节日的失落。首句“重阳薄酒且沾唇”,以“薄酒”开头,体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淡薄情感。接下来的“岁患虽烦节物新”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中的烦恼与节令的新鲜感之间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昨日未知今日雨”,不仅仅是对天气的感叹,更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流年对老年人显得尤为不公。这种情感通过“篱花欠事无黄菊”和“江草多愁漫白蘋”的意象得以深化,篱笆旁的花朵缺少了传统的黄菊,更显得节日的凋零,而江边的草则充满了愁苦的情绪。
最后两句“何待齐山始酬醉,小孙须办拾头巾”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无奈,似乎在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力感,甚至对年轻一代的期望。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与节日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节日传统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重阳节在农历的哪个月?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d) 十一月
诗中“流年”主要指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时间的流逝
c) 四季的更替
d) 生活的变化
“篱花欠事无黄菊”中的“黄菊”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生命力
d) 节日的传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