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9:32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二月二日,苦雨凄风,饶有春意
作者: 王闿运 〔清代〕
凄凄半月雨。做尽春愁无处诉。帘外泼寒处处。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寒鸦报曙。听几声,萧瑟如许。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芳树。艳阳潜度。且引起玉钩金缕。花朝刚是小雪,尽放春来,莫教天妒。眼前骢马路。怕他日天涯又去。还分付暖香眠鸭,好在绣帏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漫长的阴雨天气,春天的愁苦无法倾诉。窗外寒气逼人,柳树的嫩芽在烟雾中啼叫,杏花的花瓣笼罩在薄雾之中。寒鸦在晨曦中叫唤,声音凄凉。谁知道我在酒杯旁吟咏的诗句中,实际上暗藏着对春花的歌颂。芳香的树木在阳光下悄然绽放,且让我轻轻引出那金线钩。现在正是花朝,刚刚飘落的小雪已经不再,春天已然到来,不要让上天嫉妒。眼前的骢马在路上奔腾,恐怕将来会在天涯海角再见。还请你告诉那温暖的香鸭,最好能在绣帏的庇护下安然入睡。
作者介绍:王闿运(1682年-1759年),字景奎,号冯山,清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善于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丙午年(即清朝雍正年间)二月初二,正值春季,但天气却寒冷阴雨,反映了春天的复杂情感。
王闿运的《霓裳中序第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悸动与愁苦。诗开篇即以“凄凄半月雨”引入,展现了阴冷的气候与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愁苦。诗中通过“帘外泼寒处处”一笔,渲染了连绵不断的寒雨,突显出春天的迟迟不来。紧接着,诗人用“柳眼啼烟,杏腮笼雾”描绘了春天初现的景象,柳树的新芽和杏花的花瓣在寒气中显得格外娇弱,也暗示着春天的脆弱和不确定。
诗中接着转入自我反思,提到“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和对春的热爱,尽管现实冷酷,但他仍然在酒杯旁吟咏春花,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情感。最后,诗人以“怕他日天涯又去”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似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对逝去岁月的珍惜。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体现了王闿运的才情与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人生的哲思,表达了一种在孤独和愁苦中依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闿运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寒鸦”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寂与新的开始
C. 春天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眼前骢马路”象征什么?
A. 过去
B. 未来的希望
C. 现实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闿运的《霓裳中序第一》与杜甫的《春望》均描写了春天的情感与景象,但王的诗更加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希望的对比,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国家动乱下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