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姑孰官舍

《姑孰官舍》

时间: 2025-07-28 17:22:49

诗句

草生宫舍似闲居,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

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22:49

原文展示

草生宫舍似闲居,
雪照南窗满素书。
贫后始知为吏拙,
病来还喜识人疏。
青云岂有窥梁燕,
浊水应无避钓鱼。
不待秋风便归去,
紫阳山下是吾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官舍的情景,草木丛生的宫舍看上去像是一个闲适的居所,雪光照耀在南窗上,映得满室的书籍洁白如雪。在贫穷之后,才意识到做官的无能;疾病来临时,反而高兴于与人疏远。青云之上哪有窥视梁上燕子的,浑浊的水中又怎会避开钓鱼的人?不必等到秋风来临,就准备回去,紫阳山下就是我的家。

注释

  • 宫舍:指官员的住宅。
  • 闲居:形容生活悠闲自在。
  • 素书:即白纸书籍,象征着清白和简单的生活。
  • 为吏拙:做官的技巧不高。
  • 识人疏:与人交往的疏远。
  • 青云:象征高位或理想。
  • 浊水:象征世俗的纷扰。
  • 紫阳山:指诗人理想中的归宿。

典故解析

  • 青云: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高官显位,出自《楚辞·离骚》。
  • 钓鱼:象征一种安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59-833),字子真,号天池,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生活在唐玄宗时期,他的诗歌多受禅宗影响,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无奈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露了时局的动荡使得他对官场感到失望,而更倾向于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姑孰官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舍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草生宫舍似闲居”,即便身处官舍,但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气息。雪照南窗,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而“满素书”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知识的渴望。

在“贫后始知为吏拙”一句,诗人自省自己的无能与贫困的关系,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无奈。而“病来还喜识人疏”则展现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淡然态度,似乎在病痛中也找到了某种解脱。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青云岂有窥梁燕”和“浊水应无避钓鱼”,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高位的冷淡和对世事的无奈。最后一句“不待秋风便归去,紫阳山下是吾庐”,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用自然景物的描绘,流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对个体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生宫舍似闲居:描述官舍的环境,草木生长,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2. 雪照南窗满素书:雪光照在窗上,映出洁白的书籍,象征着诗人追求知识的心态。
  3. 贫后始知为吏拙:在贫穷中才领悟到做官的无能,表达了对官场的不满。
  4. 病来还喜识人疏:在疾病中反而乐于与人疏远,显示出对人际关系的淡漠。
  5. 青云岂有窥梁燕:高处的云彩不能窥见梁上的燕子,暗示对高官的无所谓。
  6. 浊水应无避钓鱼:浑浊的水中不需避开钓鱼的人,隐喻生活的浑浊与不安。
  7. 不待秋风便归去:不必等到秋风来临,表达对归隐的渴望。
  8. 紫阳山下是吾庐:紫阳山下是自己的家,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比喻高官显位,体现对权力的冷漠。
  • 对仗:如“贫后始知为吏拙,病来还喜识人疏”,展现对比之美。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草、雪、南窗,营造出悠闲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唐代士人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宁静。
  • :象征洁白、清纯。
  • :象征知识与追求。
  • 青云:象征高官与理想。
  • 紫阳山:象征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 A. 隐居生活
    • B. 高官显位
    • C. 贫穷生活
  2. “不待秋风便归去”的意思是?

    • A. 等待秋风再归
    • B. 立刻回归自然
    • C. 不愿意回家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热爱与向往
    • B. 失望与厌倦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归隐与自然的向往。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许浑 vs. 王维:许浑的诗歌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省,而王维则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两者都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许浑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山回 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 残雪未消 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赋此 郑国夫人挽歌词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黄华姑岩 虞察院生日 题陈朝干山亭二首·翠微 赋桐庐陈守瑞粟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善言不入耳 至字旁的字 摇尾求食 面质 唾手而得 魚字旁的字 同父 石字旁的字 福寿天成 杖杜弄麞 骨字旁的字 甲马营 略高一筹 牛不饮水强按头 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