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咸宜观

《宿咸宜观》

时间: 2025-05-02 16:20:02

诗句

羽袖飘飘杳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

步虚声尽天未晓,露压桃花月满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0:02

原文展示:

宿咸宜观
作者: 许浑〔唐代〕
羽袖飘飘杳夜风,
翠幢归殿玉坛空。
步虚声尽天未晓,
露压桃花月满宫。

白话文翻译:

在夜风中,羽衣飘动,飘渺而远;
翠色的幢帘回到了空旷的殿堂,玉坛也显得空荡。
步虚的乐声已经停止,天色尚未亮;
露水压着桃花,月光照满了宫殿。

注释:

  • 羽袖:指轻盈的衣袖,象征轻盈与飘逸。
  • :深远、渺茫,形容夜的宁静。
  • 翠幢:翠绿色的幢帘,通常用于宫殿,象征华丽。
  • 步虚:一种音乐,意指轻盈的舞步或乐声。
  • 露压桃花:露水沉重,压弯了桃花,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
  • 月满宫:月光洒满整个宫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桃花”常象征着春天和美丽的事物,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许浑(约759年-834年),字子游,号山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擅长写景抒情之作。
  • 创作背景:写作于唐代,时期正值中唐,社会相对繁荣,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气息。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静谧的场景。开头两句“羽袖飘飘杳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通过“羽袖”和“翠幢”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幽静与空旷,仿佛在说,这一切都在夜风中飘荡,只有孤独的殿堂和空荡的玉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接着,“步虚声尽天未晓”,描绘了乐声的消逝与天际的黑暗,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即将来临的黎明。最后一句“露压桃花月满宫”,则通过桃花与月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羽袖飘飘杳夜风”:描绘夜晚的轻盈与飘渺。
    2. “翠幢归殿玉坛空”:反映了宫殿的冷清与空旷。
    3. “步虚声尽天未晓”:乐声的消失与即将破晓的宁静。
    4. “露压桃花月满宫”:通过露水与桃花的结合,表现了清晨的美丽与宁静。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羽袖、翠幢)、拟人(露压桃花),以及对仗(步虚声尽、天未晓)。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美好时光的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羽袖:象征轻盈与自由。
  • 翠幢:代表华丽与高贵,暗指皇家气息。
  • 桃花:象征美好与春天的希望。
  • 月光:代表宁静与清美,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翠幢”是什么象征?
      A. 冷清 B. 华丽 C. 朴素
    2. “步虚声尽天未晓”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忧伤
    3. 诗中“露压桃花”所传达的情感是?
      A. 失落 B. 美好 C. 狂欢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李白在《夜泊牛津》中同样表现了夜晚的孤独感,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许浑则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内心的感受,风格各异,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夜坐 塞外绝句 塞外绝句 其六 塞外绝句 其五 塞外绝句 其三 塞外绝句 其二 塞外绝句 其一 秋怀四首 其四 秋怀四首 其三 秋怀四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九皐 笺麻 氏字旁的字 包含铸的成语 反跌文章 耳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枉结 多闻强记 重三迭四 相得甚欢 齲字旁的字 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退人坠渊 爱岗 火热水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