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0:02
宿咸宜观
作者: 许浑〔唐代〕
羽袖飘飘杳夜风,
翠幢归殿玉坛空。
步虚声尽天未晓,
露压桃花月满宫。
在夜风中,羽衣飘动,飘渺而远;
翠色的幢帘回到了空旷的殿堂,玉坛也显得空荡。
步虚的乐声已经停止,天色尚未亮;
露水压着桃花,月光照满了宫殿。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桃花”常象征着春天和美丽的事物,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感慨。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与静谧的场景。开头两句“羽袖飘飘杳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通过“羽袖”和“翠幢”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幽静与空旷,仿佛在说,这一切都在夜风中飘荡,只有孤独的殿堂和空荡的玉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接着,“步虚声尽天未晓”,描绘了乐声的消逝与天际的黑暗,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即将来临的黎明。最后一句“露压桃花月满宫”,则通过桃花与月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唐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羽袖、翠幢)、拟人(露压桃花),以及对仗(步虚声尽、天未晓)。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美好时光的感悟,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