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6
满庭芳 赠杜公及众道友
作者: 马钰 〔元代〕
勤勤香火,谨谨看经。
专专供养他人。
种种作福,惟恐失了人身。
明明将来富贵,奈区区贩骨艰辛。
终何济,愿人人听劝,别有良因。
拂袖归於物外,占道逍遥自在,
燕处申申。
相结云朋霞友,风月亲亲。
斡运亘初一点,炼本来真个真真。
神光灿,做长生,久视人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修行和道教思想的理解。诗人强调香火和经文的重要性,提到供养他人和积德行善的必要性,然而他也指出这些努力可能会使人迷失自我,失去人身的珍贵。虽然前途富贵可期,但生活的艰辛常常让人无奈。最终,诗人呼吁大家要听从劝导,追求真正的道理。最后,他描绘了超脱世俗、闲适自在的理想生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修炼,追求长生与光明。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著名道士和诗人,追求道教思想,崇尚自然与超脱,作品多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道教兴盛时期,诗人借赠友之名,表达对道教修行和真理追求的看法。
马钰的《满庭芳》通过对香火、经文、供养等词汇的运用,展示了他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深刻理解。诗中反复提到的“勤勤”、“谨谨”、“专专”等字眼,表达出一种对于修行的执着态度。在社会动荡的元代,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马钰以此鼓励他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中“明明将来富贵,奈区区贩骨艰辛”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尽管未来充满希望,现实中的艰辛却让人倍感无奈。这种对人身和人生的反思,使得整首诗更具哲理性。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归于自然、交友共修的美好场景,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神光灿,做长生,久视人人”更是将道教追求的长生与光明理想升华到极致,体现了马钰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道教思想为核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修行的重要性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作者通过对自身修行的反思,呼吁人们珍视生命,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香火”主要象征什么?
“拂袖归於物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道教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