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4:19
满庭芳 叹名利
作者: 马钰 〔元代〕
利惹心猿,名牵意马,无昼无夜奔驰。
波波劫劫,来往没休期。
一向贪饕越煞,心劳役形苦神疲。
休迷执,一个口里,插得几张匙。
堪嗟虚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
又何须相爱,相恋相随。
好把轮回趋躲,早参禅访道寻师。
长生话,有些微妙,端的上天梯。
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深刻思考。名利像是心中惹来的猿猴,牵动着意念如马不断奔驰,白天黑夜都在追逐。生活在此波澜起伏中,来去无休,始终难以停歇。过去我贪求享乐,劳心劳力,最终导致身心疲惫。不要再执迷于这些,一个嘴里装着几把钥匙又有什么用呢?感慨这些虚幻之事,妻子和儿女如同行尸,自己也在无意识中度过。又何必执着于相爱和相随呢?不如躲避这种轮回,早日参禅寻道,追求真正的智慧,才能登上通往长生的天梯。
马钰,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作品常反映对人生、名利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风格多具有哲理性,常常探讨人性与社会现象。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时。作者借此表达对名利的无奈与思考,提醒人们不要被外在的名利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宁静。
《满庭芳 叹名利》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与形象,深刻揭示了名利对人心的牵引与困扰。诗中“利惹心猿,名牵意马”,形象地描绘出追求名利所带来的内心不安。诗人用“无昼无夜奔驰”展现了这种追逐的无休止,令人感到疲惫与无奈。
紧接着,诗人反思过去的贪婪与劳累,提出了对虚幻事物的感慨,指出家庭关系的表面化和自己的无意识状态,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种反思不仅是对个人的告诫,也是一种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出了超越名利的智慧追求,强调了修行与内省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参禅寻道来超脱世俗,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反映出一种对自我修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名利的反思诗,更是一种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名利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追求,倡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寻找真正的自我与生命的意义。
诗中“心猿”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追求名利的结果是?
诗中提到的“轮回”主要指的是什么?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同样探讨人生与自然,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叹,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对比两首诗,马钰的《满庭芳》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名利的批判,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二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