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开先寺前望瀑布

《开先寺前望瀑布》

时间: 2025-04-26 15:46:05

诗句

白虹昼下昆崙顶,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冰崖吼怒却重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6:05

原文展示

白虹昼下昆崙顶,
半入青林久不回。
下洞水轮穿地底,
冰崖吼怒却重来。

白话文翻译

在白天,白色的虹霓横架在昆仑山顶,
一半浸入青翠的树林中,久久没有回来。
山下的水轮在地下穿行,
冰冷的崖壁发出怒吼,却又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虹:指白色的彩虹,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色。
  • 昆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脉,常被视为神仙居所。
  • 青林:指青翠的树林。
  • 下洞:指山下的水流或瀑布。
  • 水轮:指用水流推动的轮子,常用于水车或磨坊。
  • 冰崖:指冰冷的崖壁,表现出一种冷峻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 昆崙山: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昆仑山被视为神圣之地,常与神仙、长生不老的传说相关联,代表着高远和神秘。
  • 白虹: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常用于诗词中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0年-1120年),字允恭,号山人,宋代诗人。晁补之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叙山水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诗人游览开先寺时,目睹了昆仑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瀑布的奔流,因而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惊叹与思索。

诗歌鉴赏

《开先寺前望瀑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感慨。首句“白虹昼下昆崙顶”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昆仑山的巍峨与神秘,白虹的出现更是赋予了这一自然景象以灵性,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接着“半入青林久不回”,则描绘了白虹与青林之间的和谐美,诗人置身于此,感受到自然的静谧与深邃。

下两句则转向对瀑布的描写,“下洞水轮穿地底”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奔腾与力量,水轮的出现不仅增添了诗句的动感,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冰崖吼怒却重来”则以冰崖的吼叫暗示了自然的威严与不可抗拒,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虹昼下昆崙顶:白虹在白天悬挂于昆仑山顶,表现出一种奇幻而美丽的景象。
  2. 半入青林久不回:虹的一部分进入青林中,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3. 下洞水轮穿地底:水流下到洞中,水轮在地下转动,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的结合。
  4. 冰崖吼怒却重来:冰崖发出怒吼声,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令人感到震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虹”比喻自然的美丽。
  • 拟人:将冰崖拟人化,赋予其“吼怒”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虹:象征天上的美丽与神秘,体现了自然的奇幻。
  2. 昆仑:代表着高远与神圣,常与神话传说相关。
  3. 青林:象征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宁静。
  4. 冰崖:体现了自然的冷峻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白虹”所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月亮
    C. 星星
    D. 太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昆崙”是指哪个地方的山脉?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还是错?

答案:

  1. A
  2. 神话传说中的山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晁补之的《开先寺前望瀑布》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但前者更侧重于水的动态与力量,后者则聚焦于高处的视野与开阔的胸襟。两首诗的意象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晁补之诗集》

相关查询

玉楼春 睡 玉楼春 玉楼春 观海 玉楼春 其四 玉楼春 玉楼春 其三 玉楼春 其十三 玉楼春 玉楼春 赠姜道全 玉楼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溪 鱼蟹 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乘的词语有哪些 无好无恶 根连株拔 尽善尽美 无间是非 秾粹 日月丽天 兀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幻心 香字旁的字 棋布星陈 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