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5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55:14
虞美人
杜安世〔宋代〕
江亭春晚芳菲尽。行色青天近。
画桥杨柳也多情。暗抛飞絮惹前行。
路尘清。彤庭早晚瞻虞舜。
遥听恩迁峻。二年歌宴绮罗人。
片云疏雨忍漂沦。泪沾巾。
在江边的亭子里,春天的芳香已经消逝,天色愈发接近青蓝。
画桥和垂柳都充满了情意,无意中抛出的飞絮又惹得我在前行中停留。
路上的尘土清晰可见,彤庭的早晚我常常仰望虞舜的神像。
遥远地听到恩泽的变迁,峻峭的山川。曾经的歌宴绮丽如罗,
如今片云疏雨让我忍不住漂泊困顿,眼泪湿透了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诗人,字子明,号梅溪,南宋著名词人,其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细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春末夏初,正值自然景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消逝和个人的情感波动,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虞美人》以江亭的春晚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凋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开篇“江亭春晚芳菲尽”,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春天即将逝去的环境,芳菲的尽头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接着“行色青天近”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与忧伤,似乎在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
细腻的描写中“画桥杨柳也多情”体现了自然的柔情,也暗示了诗人对情感的渴望与追忆。而“暗抛飞絮惹前行”则通过飞絮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意的情感牵绊,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柔与无奈。
后半部分的转折“遥听恩迁峻”则引入了历史人物虞舜,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诗人对过去的歌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愁苦形成对照,显得格外伤感。最后“泪沾巾”一句,点明了情感的沉重与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令人难以忘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消逝,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情感深沉而细腻,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虞舜”象征什么?
A) 仁德与理想
B) 战争与斗争
C) 财富与权力
诗歌的开头提到哪种自然景象的消逝?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芳香
C) 夏天的阳光
结尾“泪沾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