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7:14
剔银灯 其一
作者:杜安世 〔宋代〕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
真疑洛浦。云水算杳无重数。
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
绿丛无语。空留得宝刀剪处。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着牡丹的归去。在孙武宫中、石崇楼下,情意绵绵的人该如何自处呢?我真的怀疑在洛浦的景致,云水之间难以再数。独自倚靠着栏杆凝视,香片纷纷沾染了尘土。比起当初,我们从未相见,何必让人烦恼心肠呢?绿丛中无言,空留下那把宝刀的剪影。
杜安世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现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历史典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剔银灯 其一》创作于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通过对春花的思念,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此诗通过描写风雨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中“昨夜一场风雨”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情感的隐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牡丹的归去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生命的无常,而“多情怎生为主”则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困惑。诗人独自倚栏,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一句,饱含了对未曾相见之人的深切思念与内心的苦楚。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花与风雨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无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
诗中“昨夜一场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着什么?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杜甫的《春望》与杜安世的《剔银灯 其一》,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而杜安世则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