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32
目对一江风月,心怀万古英雄。
风流如在亦如空。前后浪头相送。
阅世谁如朗月,成功只有东风。
江山人物古今同。尽入扁舟一梦。
对着这江水和明月,心中想念着千古的英雄豪杰。
那种风流倜傥的气概,似乎存在又似乎虚无。前后波浪相送,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在这世间,谁能像明月一样光明透彻?成功的关键只有在东风的帮助下。
古今江山与人物交融在一起,尽在这小小的扁舟梦中。
作者介绍:杨度(1764年-1839年),字峻卿,号松月,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他的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杨度游览赤壁时,受到壮丽景色和历史遗迹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西江月 夜泛赤壁》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夜晚泛舟赤壁,面对江水和明月,心中涌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与思考。诗的开头“目对一江风月,心怀万古英雄”勾勒出一种悠远的历史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接下来的“风流如在亦如空”表达了一种对英雄气概的复杂情感,仿佛那些英雄的风流依旧在身边,却又如同空幻的梦境。前后浪头相送,象征着历史的流动与变迁,诗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时间的轮回和历史的无常。
“阅世谁如朗月,成功只有东风”中,朗月象征着清晰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而“东风”则隐喻成功的机遇,表现出诗人对历史成就与个人努力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两句“江山人物古今同,尽入扁舟一梦”更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历史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渺小而又伟大的生命观。
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思辨性,读来让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失败的机遇
b) 成功的机遇
c) 自然的风
诗人面对的景象是?
a) 高山
b) 江水与明月
c) 历史遗迹
“尽入扁舟一梦”中的“扁舟”象征什么?
a) 诗人的人生
b) 一艘小船
c) 英雄的过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同样描绘了赤壁的壮丽,但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哲理思考。而杨度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自然的感受,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西江月 夜泛赤壁》这首诗的艺术魅力与历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