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

时间: 2025-05-04 03:23:42

诗句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

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42

原文展示:

身先诸老斡枢机,再见王门阖左扉。但恨东归相值晚,岂知临别更心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朋友告别时的复杂情感。作者在众老前面掌握了政事的枢纽,但再次见到王家大门关闭,心中充满遗憾,归去时似乎晚了,谁能想到在临别之际更是心生不舍。

注释:

  • 身先:身处于前,指在众人之前。
  • 诸老:指年长的前辈。
  • 斡枢机:掌握政务的关键。
  • 王门:指王家的门阖,象征权力和地位。
  • 阖左扉:门关闭,象征与王家关系的疏远。
  • :遗憾、懊恼。
  • 东归:回到东边,指归乡。
  • 相值晚:相遇的时机已晚。
  • 岂知:哪能想到。
  • 临别:告别之际。
  • 心违:心中不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王门”,可理解为与权贵、政事相关的背景。王安石在其政坛生涯中曾多次与权臣往来,经历了许多政治斗争,此处反映了他对友谊和权力之间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变法著称,主张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风格雄浑,兼具理性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事生涯的高峰与转折时期。身处政坛,他常常与权贵互动,同时也感到离别的无奈与心痛,正是这种复杂的情感促使他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局与人情的感叹。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在政坛上的地位,体现了他在权力中心的角色,给人一种自信的感觉。然而,随着“再见王门阖左扉”一句的出现,诗歌转向了对过往的反思与遗憾,揭示出一种失落感。尤其是结尾“岂知临别更心违”,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显示出他对朋友的眷恋和对时光的无奈。整首诗在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由自信渐转为柔情,展现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复杂内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先诸老斡枢机:作者在众位前辈中,身处权力之巅,掌控着政事。
  2. 再见王门阖左扉:再次见到王家的大门关闭,暗示与权贵的关系疏远。
  3. 但恨东归相值晚:归去时感到遗憾,似乎与朋友相聚的时机已错过。
  4. 岂知临别更心违:临别时才意识到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心中更是难舍。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自信与结尾的遗憾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王门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关闭则暗示与权贵关系的疏离。
  • 情感:通过“恨”、“心违”等词语,直接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围绕着权力、友情与离别,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权力中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复杂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门: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了政治生活的复杂性。
  • 东归:代表归乡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 阖扉:象征着关系的闭合与隔断,表达了失去的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再见王门阖左扉”中的“王门”指的是: A. 王家大门
    B. 王室的权力
    C. 朋友的家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自豪
    B. 遗憾
    C. 喜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送友人》—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奉和景纯十四丈三绝》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风格不同,但都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与历史意识。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日 浣溪沙 其二 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 谒金门(和陈提干) 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 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 临江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皿字底的字 分毫不差 车貌 包含淬的词语有哪些 料量 吹大法螺 鼻字旁的字 龙骧凤矫 丨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牛首阿旁 麻字旁的字 说七说八 轰鸣 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播发 避之若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