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7:20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
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
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雨过之后,百泉涌流而出,秋天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我独自寻找飞鸟的踪迹,时而渡过那奔涌的溪流。
坐在石头上,偶然停下,观看云彩与我一同飘动。
总有一天,我会开垦一亩田地,常常在此聆听潺潺流水的声音。
本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表现了当时士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改革思想和深厚的诗词功底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生涯的变化和个人心境的沉淀。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喧嚣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雨过百泉出”引入,展现出雨后山水的清新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接着“秋声连众山”,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秋天的静谧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中“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展现了诗人独自探寻自然的情景,这种孤独感与自然的交融,使得诗人心灵得到释放。同时,坐石而歇,观云而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沉思与感悟,甚至有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最后,通过“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田园生活的憧憬,渴望在自然中找到一种宁静的归属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充满了淡淡的乡愁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秋声”主要描述什么?
诗人在最后希望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王安石的诗歌及其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