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29
即事
作者: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在温暖的小路上,草丛如同积累的绒毯,山上的阳光洒下,花儿愈加繁盛。蜿蜒的河流映衬着几户人家的村庄,起伏的山峦间显得格外宁静。午时,静谧的环境中鸡鸣声响,傍晚时分,偶尔听到犬吠声。归来的我向人们讲述这番美景,心中不禁怀疑,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武陵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主张“新法”,提倡改革,强调实用与现实。王安石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民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作者在政治生涯的波折中,渴望自然的宁静与安逸。此时社会动荡,王安石的改革政策引起了不少争议和反对,他在诗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即事》通过描写温暖的春日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人们的宁静生活。诗的开头用“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草木繁盛,山花烂漫,仿佛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接着,诗人用“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的景象,描绘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流动的河水与村庄交融,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随着诗意的展开,“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描绘了午后宁静的生活状态,鸡鸣声和犬吠声让人感到生活的恬静与安宁。最后一句“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武陵源作为理想化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出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隐逸”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径暖草如积”中“积”字的意思是:
A. 积累
B. 堆积
C. 积存
D. 积水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一句中“疑”字的意思是:
A. 怀疑
B. 想
C. 认为
D. 怀念
王安石的《即事》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历史的追忆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涵盖了《即事》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