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42
寄曾子固
王安石
斗粟犹惭报礼轻,
敢嗟吾道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
戮力乘田岂为名。
高论几为衰俗废,
壮怀难值故人倾。
荒城回首山川隔,
更觉秋风白发生。
我送给你的一斗粟米,心中仍觉得礼物太轻,
怎敢感叹我的理想之路如此艰难?
我背负着米粮去追求自己的志向,
辛勤耕作又岂是为了名声呢?
高尚的言论多少被世俗所抛弃,
壮志豪情难以得到故人的倾诉。
在荒凉的城中回首,山河已然相隔,
更感到秋风吹来,鬓角白发增多。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其改革思想和政治实践闻名,提出“新法”以振兴国力。王安石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曾子固指的是曾巩,王安石与其相交甚厚,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及对理想追求的无奈。
《寄曾子固》是王安石在晚年时写给好友曾巩的诗,表达了他对理想追求的深切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诗中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斗粟犹惭报礼轻”的自谦,展现了他对物质礼物的轻视,强调了内心的理想追求和精神价值。诗的前两句开头便直入主题,强调了礼物虽小,但心意却深厚。
接下来的“脱身负米将求志”句中,诗人以背米谋生的形象,隐喻自己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艰辛。此处将物质与精神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王安石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理想的执着。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则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无奈,诗人感慨自己的理想与高论在世俗眼中遭到冷落,甚至难以与老友倾诉心意。结尾的“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则将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结合,描绘出一种时光流逝、白发渐生的无奈与感慨,增强了全诗的情感深度。
全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地表达了王安石晚年的孤独与对理想的坚持,展现了他虽身处困境,却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理想的坚持与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他在世俗压力下仍然渴望追求高尚理想的精神追求。
诗词测试:
王安石在诗中用“斗粟”代表什么?
“脱身负米将求志”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诗中“更觉秋风白发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