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龙洞二首

《龙洞二首》

时间: 2025-07-27 07:54:09

诗句

瀑溜落岩冰柱碎,迸珠跳沫似飞埃。

西风更与游人便,时送轻尘洒面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7:54:09

原文展示:

龙洞二首 瀑溜落岩冰柱碎,迸珠跳沫似飞埃。 西风更与游人便,时送轻尘洒面来。

白话文翻译: 瀑布从岩石上落下,像冰柱碎裂,水珠和泡沫四溅,如同飞扬的尘埃。 西风更加方便了游人,不时送来轻尘,洒在脸上。

注释:

  • 瀑溜:瀑布。
  • 冰柱碎:形容瀑布落下时的景象,如同冰柱破碎。
  • 迸珠跳沫:水珠和泡沫四溅。
  • 飞埃:飞扬的尘埃。
  • 西风:秋风。
  • 游人:游客。
  • 轻尘:轻飘的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龙洞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游人在秋风中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嵲在游览龙洞时所作,通过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和秋风的轻拂,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游历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龙洞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瀑溜落岩冰柱碎”,通过比喻将瀑布的落下比作冰柱的破碎,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次句“迸珠跳沫似飞埃”,进一步以水珠和泡沫的飞溅,形容瀑布的动态美。后两句“西风更与游人便,时送轻尘洒面来”,则通过秋风的轻拂,增添了游人的惬意感受,使整首诗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瀑溜落岩冰柱碎”:这句通过比喻,将瀑布的落下比作冰柱的破碎,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
  2. “迸珠跳沫似飞埃”:这句以水珠和泡沫的飞溅,形容瀑布的动态美,如同飞扬的尘埃。
  3. “西风更与游人便”:这句表达了秋风为游人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4. “时送轻尘洒面来”:这句通过秋风送来的轻尘,增添了游人的惬意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瀑布的落下比作冰柱的破碎,形象生动。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更与游人便”的特性,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龙洞瀑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游历生活的享受。诗中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瀑溜:瀑布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的壮观和力量。
  • 冰柱碎:比喻瀑布的落下,形象地展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 迸珠跳沫:水珠和泡沫的飞溅,形容瀑布的动态美。
  • 西风:秋风的意象,增添了游人的惬意感受。
  • 轻尘:轻飘的尘埃,象征着自然的细微之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瀑溜落岩冰柱碎”中的“瀑溜”指的是什么? A. 瀑布 B. 冰柱 C. 尘埃
  2. 诗中“西风更与游人便”表达了什么? A. 秋风的不便 B. 秋风的便利 C. 游人的不便
  3. 诗中“时送轻尘洒面来”中的“轻尘”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壮观 B. 自然的细微之美 C. 游人的不便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张嵲的其他诗作,如《秋日游龙洞》等,都展现了其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但李白更注重瀑布的雄伟和气势,而张嵲则更注重瀑布的细腻和动态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张嵲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观竞渡) 水龙吟(癸丑江西持宪自寿) 水龙吟·中社诗友饯送建中学长返井研 水龙吟 北关外,头道桥东南有一池在郭达山下,俗名仙海子,西番妇女时于池畔嬉游,以寄无涯之思焉 水龙吟 悼佟副军长麟阁、赵师长登禹 水龙吟·庚辰二月,瓯社诸君集东山永嘉词人祠堂,公祭前瓯海道印林铁尊先生,招与会奠,敬献此词 水龙吟·太湖晚泊 水龙吟 水龙吟二首 其一 水龙吟 白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看风驶船 齲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立刀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目不暇接 转合 寒怯 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露开头的成语 鸟都 包含睃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蹀的词语有哪些 堡子 大字旁的字 忸忸怩怩 杯蛇鬼车 卒极之事 归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