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城东王驸马亭

《游城东王驸马亭》

时间: 2025-08-05 11:44:36

诗句

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1:44:36

原文展示:

《游城东王驸马亭》
作者:陆畅 〔唐代〕

城外无尘水间松,
秋天木落见山容。
共寻萧史江亭去,
一望终南紫阁峰。

白话文翻译:

在城外的宁静水边,松树苍翠无尘埃;
秋天来临,树叶纷纷飘落,映衬出山的清晰轮廓。
我们一起去寻访萧史的江亭,
一望无际,尽收眼底的则是终南山的紫色阁楼。

注释:

  • 无尘:指环境清幽,没有浮尘。
  • 木落:树木的叶子秋天时落下。
  • 萧史:指萧统,南朝梁的文学家,著有《文选》。
  • 江亭:指水边的亭子,可以用来游玩或吟诗。
  • 终南:长安附近的山脉,常用于诗歌中象征隐逸与清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畅,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正值丰收的季节,诗人游览城东的王驸马亭,感受秋日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与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游城东王驸马亭》是一首描写秋日自然景观的诗,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城外无尘水间松”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水边松林,环境的清新和宁静透过字句跃然纸上。秋天的到来让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秋天木落见山容”描写了秋日的肃穆与山的雄伟,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和谐美。

接着,诗人提到“共寻萧史江亭去”,这里引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萧统是南朝的著名文人,诗人对其的追寻不仅是对其文化成就的认可,亦是对人文情怀的追溯。最后一句“一望终南紫阁峰”则将视野放远,终南山作为古代文人向往的隐逸之地,象征着追求清静与理想的精神空间。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表达了对秋天宁静之美的赞美,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外无尘水间松:在城外的水边,松树生长得非常茂盛,空气清新,没有尘埃。
  2. 秋天木落见山容:秋天的到来使得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山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可见。
  3. 共寻萧史江亭去:我们一起去寻找萧统所提及的江边亭子,感受那种文人雅趣。
  4. 一望终南紫阁峰:远望终南山的紫色阁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尘”与“木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意。
  • 拟人:通过“木落”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得景象更加生动。
  • 意象:松树、江亭、终南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溯,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清幽环境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高洁,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江亭:体现了人文情怀,是文人雅士聚会吟诗的场所。
  • 终南山:象征隐逸与追求理想的精神寄托,常被文人视为理想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萧史”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萧统
    B. 杜甫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中“木落”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一望终南紫阁峰”中的“紫阁”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文人雅趣
    C. 隐逸理想
    D. 自然美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杜甫
  • 《秋夕》 by杜牧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感,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秋夕》: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解析与赏析》

相关查询

感皇恩 其一 伯礼立春日生日 感皇恩 继重阳韵 感皇恩 丁亥年十月初一日,先生要化马钰, 感皇恩 题沙河南 镇壁,留别元舜举 感皇恩·诗社酒徒闲 感皇恩·年少好寻芳 感皇恩 下晋州卧病中,谢故人相访 感皇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車字旁的字 貌如其心 手字旁的字 冒险主义 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秋枯 直性狭中 欠字旁的字 遘遇 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乡往之 巛字旁的字 谆熟 云过天空 言差语错 魚字旁的字 至再至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