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商山庙

《题商山庙》

时间: 2025-05-05 09:34:05

诗句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4:05

原文展示: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白话文翻译:

商洛地区有四位老者,他们在秦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传说他们在这个山上羽化成仙。如果没有神仙的眼光,又怎能看见他们呢?其实,他们的存在就隐藏在庙前的花洞之中。

注释:

  • 商洛:指商山和洛水之间的地区,古代秦国的地理名词。
  • 四老翁:传说中的四位老者,象征着长寿和智慧。
  • 羽化:指道教中修道成仙、升天的过程。
  • 仙眼:指能够看见神仙或超自然现象的特殊眼光。
  • 花洞:指庙前的一个景致,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花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畅,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常以自然景物和道教文化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道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借助商山的传说,表达对道教思想的追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长寿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商山庙》在表现超凡脱俗的道教思想方面,展现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中提到的“商洛秦时四老翁”,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一种对长生不老、超然物外的理想的寄托。整首诗的句式简洁,但却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思考。

诗中“人传羽化此山空”一句,传达了人们对仙人传说的向往和敬仰,仿佛在提醒我们,虽然世间有许多尘世的喧嚣,但真正的灵魂归宿在于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结尾的“总在庙前花洞中”则让人联想到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暗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能够触及那种超凡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商洛秦时四老翁:描绘了商洛地区的历史背景,四位老者是传说中的人物,代表了秦朝的古老智慧。
  2. 人传羽化此山空:说明人们口口相传,认为这些老者在此山中羽化升天,强调了传说的神秘性。
  3. 若无仙眼何由见:提出了一个问题,暗示需要特殊的视角或能力才能认识到这些神秘存在。
  4. 总在庙前花洞中:将仙人与自然结合,暗示只要用心去感受,便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仙眼”比作一种特殊的能力,象征着对真理的洞察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对称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商山庙的描绘,表达了对道教文化及其超凡境界的追求,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着长生不老的理想,代表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 :宗教信仰的象征,表达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信仰。
  • 花洞:自然景物,象征着生命的生机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商洛秦时四老翁”中的“商洛”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商山和洛水之间
    B. 长安附近
    C. 江南地区
    D. 北方草原

  2. 诗中提到的“羽化”指的是什么? A. 升天成仙
    B. 修行悟道
    C. 归隐山林
    D. 追求长生

  3. 诗的结尾提到“庙前花洞”,这意味着什么? A. 仙人的居所
    B. 自然景观
    C. 人们的信仰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陆畅的《题商山庙》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陆畅更侧重于道教文化,王维则将佛教思想融入其中,二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自然和灵性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巫山高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登城楼望西山作 登总持寺阁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叙怀二首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初秋忆金均两弟 江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血流漂杵 一语双关 云蔚霞起 破碎支离 包含渝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玩弄词藻 攒三 齐字旁的字 行李卷 百年之欢 廾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引以为荣 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花枝招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