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6: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28:55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玉殿中参罢,云輧上汉遥。
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
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
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
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
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全诗翻译:
洗澡的水已成旧迹,山林变得寂静荒凉。
喜鹊飞去,应该是在织造白丝,凤凰独自起舞,吹奏着箫声。
玉殿中殇事已完结,云车在天汉之上遥远徘徊。
皇帝的情意并非不深厚,却空留未央的朝会。
授予册封的荣光,诗篇感恩于圣恩。
山河为梁国而开启,素白的帕子送到门前。
泉水向金杯低声呜咽,霜降时玉树枝繁叶茂。
城中人们听闻哀挽,泪水已流尽,目送寒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未央”是汉朝的宫殿,象征着朝廷的权力与荣耀;“云輧”指天上的神龙车,暗示天上的神灵对人间的关注。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抒情见长,题材多样,尤其擅长写女性的悲情故事。
创作背景:
此诗为挽歌,写于公主惠康去世之际,表现了对她的哀悼与怀念。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以及人们对生死的思考。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公主惠康的离世所带来的哀痛。诗中通过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伤。开篇以“汤沐成陈迹”引入,带出公主生前的欢愉与如今的沉寂,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运用“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公主生前的美好与如今的孤独,表现出对逝去的怀念。
中间部分提及“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强调皇帝对公主的深情厚谊,却因其去世而无法再见,形成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哀伤的画面,泉水的呜咽和霜降的繁盛,暗示着悲痛的情绪。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诗人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凄凉的意境,表现了对公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公主惠康的去世,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人们对逝去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汤沐成陈迹”,表示什么?
A. 公主的欢愉
B. 公主的哀悼
C. 公主的婚礼
D. 公主的旅行
“鹊飞应织素”中“鹊”象征了什么?
A. 生命
B. 美好
C. 纯洁
D. 众人
诗中提到的“未央朝”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A. 汉
B. 唐
C. 宋
D. 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羊士谔的《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均以女性的悲剧命运为主题,前者着重表现对公主的哀悼,后者则通过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展现生死离别的痛苦。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失去后的无奈与惋惜。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