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十八日上寿退赐坐十九日贡院锡宴二十一日紫》

时间: 2025-05-03 21:16:22

诗句

严妆列卫启宸居,百辟滔滔若贯鱼。

后幄宰臣先奏事,犹随郎从立前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6:22

原文展示

严妆列卫启宸居,
百辟滔滔若贯鱼。
后幄宰臣先奏事,
犹随郎从立前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朝廷场景。严密的卫兵列队守卫皇宫,朝廷的官员们如同连绵不绝的鱼群。大臣们在后面的帐幕中先行奏事,而那些年轻的侍从则依然在前面静候。

注释

  • 严妆:严肃的装束,指卫兵的整齐打扮。
  • 列卫:排列的卫兵,守卫皇宫。
  • 启宸居:指皇帝的居所,启开门扉,表明朝会的开始。
  • 百辟:众多的官员,辟指的是封臣。
  • 滔滔:形容人多而杂乱,像水流一样。
  • 贯鱼:比喻众多官员如同穿在一起的鱼。
  • 后幄:后面的帐幕,指大臣们的办公区域。
  • 奏事:上奏事情,向皇帝汇报。
  • 郎从:侍从,年轻的官员或侍卫。

典故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廷的场面,展现了宋代官场的繁杂与权力的集中。诗中“百辟滔滔”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官员聚集的场景,生动表现了政治的喧嚣与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时中,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魏了翁的官场生涯中,正值朝廷政治活动频繁之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交场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朝廷场景。开头“严妆列卫启宸居”,以严整的卫兵作为背景,设定了庄重的氛围。接着“百辟滔滔若贯鱼”,将众多的朝臣比作穿在一起的鱼群,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朝廷的繁忙与混乱。而后两句则展现了官员们在奏事时的层次关系,强调了权力与责任的交织。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朝廷的繁华,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严妆列卫启宸居:描写卫兵的严整与皇宫的庄重。
  2. 百辟滔滔若贯鱼:比喻众多的官员,描绘他们的众多与繁忙。
  3. 后幄宰臣先奏事:指出大臣们的重要性,他们在后方先行奏事。
  4. 犹随郎从立前除:即使如此,年轻的侍从仍然在前面恭立,反映出等级制度的严格。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贯鱼”比喻众多的官员,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和节奏感强,体现了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权力中心的繁忙与复杂,通过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宋代官场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政治的繁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卫兵:象征权力的守护者。
  • 官员:象征权力的执行者与社会的构成。
  • 皇宫:权力的象征,代表国家的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辟滔滔”指的是: A. 许多的士兵
    B. 众多的官员
    C. 广大的宫殿

  2. “严妆列卫”的意思是: A. 侍从穿着严肃的衣服
    B. 卫兵穿着整齐的服装
    C. 大臣们严肃的妆容

  3. 诗中“贯鱼”的比喻是指: A. 鱼群的团结
    B. 官员们的繁忙
    C. 朝廷的喧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探讨隐逸与官场的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豪情与对官场的反思。

诗词对比

  • 魏了翁 vs. 陶渊明:两者均描绘了官场生活,但魏了翁更侧重繁忙与权力的复杂,而陶渊明则在追求隐逸与自然的生活中表现出对官场的逃避。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魏了翁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夏闲居 关山月 东园 夜归 偶作夜雨诗明日读而自笑别赋一首 五月初作 饮酒 书志 远游 东篱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麻的成语 隶字旁的字 安安静静 尢字旁的字 不尴不尬 匸字旁的字 雀头履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挂羊头卖狗肉 漫开头的成语 款问 暖洋洋 穴宝盖的字 按强助弱 人庶 杨公忌 飞字旁的字 包含召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