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刘子高赠王明善依韵以和

《刘子高赠王明善依韵以和》

时间: 2025-04-26 06:31:06

诗句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

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

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

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06

原文展示:

匡庐之山瀑布泉,老子结社来何年。
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
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
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

白话文翻译:

匡庐山上的瀑布泉水,老子在此结社的年份是何时呢?
在树林中修行完毕时常跟随鹿群,云外的樵夫归来时或许会遇到仙人。
有时坐在石头上,头巾挂在树上,焚香整日,袖子里飘散着烟雾。
在市南还有一条秋天的江水,种下的花开来都是莲花。

注释:

  • 匡庐:指的是匡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是著名的名山。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传说他曾在匡庐山隐居并结社。
  • 经罢:修行完毕。
  • 随鹿:指与鹿群为伴,象征自然与和谐。
  • :砍柴的人,古代多指山中采伐木材的人。
  • 焚香:点香,表示对神灵的祭祀。
  • 袖携烟:袖子里飘散着香烟。
  • 市南:城市南边。
  • :象征纯洁和高雅。

典故解析:

  • 老子结社:传说老子在匡庐山隐居时曾招揽门徒,形成道教的基础,此处提及老子是为了强调隐逸与修行的主题。
  • 遇仙:古代传说中,凡人若在山林中修行,常能遇到隐士或仙人,象征着追求超脱与灵性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执,明代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道家思想的影响,注重自然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隐逸生活,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匡庐山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道家哲学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匡庐之山瀑布泉”,让读者感受到山水的壮丽与清幽,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的“老子结社来何年”则引入了历史典故,暗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诗中“林间经罢常随鹿,云外樵归或遇仙”描绘了修行者在林中与自然生物的和谐相处,鹿象征着灵动与自由,而樵夫则是人们与自然互动的象征,暗示着在世俗生活中仍然可以寻求灵性与智慧。

“坐石有时巾挂树,焚香终日袖携烟”展示了诗人修行时的宁静,焚香的意象更增添了诗中隐逸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缭绕的清香与静谧的时光。

最后两句“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则提出了另一种视角,暗示即使在繁华的市井生活中,仍然可以追求内心的纯净与高雅,莲花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品德,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将诗人对隐逸生活、道家哲学以及内心追求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匡庐之山瀑布泉:开头点明地点,营造大自然的壮丽。
  2. 老子结社来何年:引入历史与哲学,体现对道家思想的尊重。
  3. 林间经罢常随鹿:描绘修行者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
  4. 云外樵归或遇仙:表达对隐秘人生与灵性体验的向往。
  5. 坐石有时巾挂树:展现闲适自在的隐逸生活状态。
  6. 焚香终日袖携烟:强调修行的仪式感,营造神秘氛围。
  7. 市南别有秋江水:转折,展示繁华与宁静并存的生活状态。
  8. 种得花开总是莲:象征追求清净高雅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鹿”与“仙”暗示理想与追求。
  • 对仗:如“市南别有秋江水,种得花开总是莲”增强了句子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如“焚香”、“莲花”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道家思想的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匡庐:象征山水的宏伟与自然的神秘。
  2. 老子:道教思想的象征,代表智慧与哲理。
  3. 鹿:自由与灵动的象征。
  4.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5. 焚香:修行与精神追求的象征。
  6. :纯洁与高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匡庐山的象征是什么?

    • A. 历史
    • B. 自然之美
    • C. 繁华
    • D. 战争
  2. “焚香终日袖携烟”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
    • C. 快乐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莲”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纯洁
    • C. 战斗
    • D. 自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2. 李白《月下独酌》:探索孤独与自由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王维 vs. 萧执:王维的诗歌往往侧重于山水田园的宁静与哲思,而萧执则在隐逸中融合道家哲学,表现出更深层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蓦山溪 三至堂 颐轩诗六首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急雪寄王立之问梅花 次韵召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 观化十五首 戒杀诗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老地荒 厂字头的字 中荒 糹字旁的字 流年似水 廾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分香卖履 入字旁的字 森爽 填仓 断圭碎璧 主项 包含民的成语 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鸡肠鼠腹 窑姐儿 包含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