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孙供奉

《孙供奉》

时间: 2025-07-27 08:15:01

诗句

欃枪凭魏阙,魑魅紊乾纲。

举世皆披靡,孙君独感伤。

昔曾蒙绛服,今肯戴银珰。

殿上人为兽,床前弱敌强。

奋身惊逆贼,断首谢先皇。

有腼苏循辈,居然鹓鹭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5:01

原文展示:

欃枪凭魏阙,魑魅紊乾纲。
举世皆披靡,孙君独感伤。
昔曾蒙绛服,今肯戴银珰。
殿上人为兽,床前弱敌强。
奋身惊逆贼,断首谢先皇。
有腼苏循辈,居然鹓鹭行。

白话文翻译:

在魏阙的高处,枪杆倚靠着,妖邪之物扰乱了正道。
全天下的人都在纷纷倒退,唯有孙君心中感到悲伤。
昔日曾经身披红袍,如今却甘愿佩戴银色的耳环。
殿上的人宛如野兽,床前的敌人却强于弱者。
他奋起身来,惊吓了那些逆贼,斩下他们的首级,向先皇致谢。
有些人却像腼腆的苏循,竟然像鹓鹭一样行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欃枪:一种古代武器,形状类似于长枪。
  • 魏阙:指代魏国的城阙,象征权力中心。
  • 魑魅:指妖邪之物,此处形容社会的混乱状况。
  • 披靡:形容大势已去,纷纷倒退。
  • 绛服:古代官员的礼服,象征荣耀。
  • 银珰:指耳环,形容贵重但失落的身份。
  • 腼苏循辈:指那些害羞的人,苏循是古代的隐逸者。
  • 鹓鹭:一种美丽的鸟,象征高洁的品德。

典故解析:

  • “昔曾蒙绛服”:暗指曾经的荣耀和地位。
  • “断首谢先皇”:表明对先皇的忠诚和对敌人的愤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自东,清代诗人,生平较少文献记载,以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诗人通过对孙君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孙供奉》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抒情性的诗作,通过孙君的形象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诗的开头用“欃枪凭魏阙”引入,暗示着权力中心的动荡与不安。接着“举世皆披靡,孙君独感伤”一方面描绘了众人沉沦的景象,另一方面突出了孙君的孤独与坚定,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悲哀。

诗中“昔曾蒙绛服,今肯戴银珰”一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身份的落差与内心的挣扎,曾经的风光不再,现今只有佩戴耳环的形象,令人心痛。接下来的“殿上人为兽,床前弱敌强”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当权者的无能与社会的黑暗,强者横行,弱者受害,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几句,孙君奋身反抗,虽有“惊逆贼”的豪情,却也难掩对局势的无奈。诗的结尾通过“有腼苏循辈,居然鹓鹭行”来反映一些人已经失去了应有的觉悟,像腼腆的苏循般无所作为,令人深感失望。

整首诗在激昂与悲伤之间游走,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挣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欃枪凭魏阙:以枪杆支撑在魏阙,象征着权力的象征与武力的结合。
  2. 魑魅紊乾纲:妖邪之物扰乱了国家的法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混乱。
  3. 举世皆披靡:整个世界都在纷纷倒退,表现出普遍的无奈和悲伤。
  4. 孙君独感伤:只有孙君内心感到悲痛,表现出个体的孤独与坚守。
  5. 昔曾蒙绛服:曾经身披红袍,象征着曾经的荣耀与地位。
  6. 今肯戴银珰:如今甘愿佩戴耳环,反映身份的落差与内心的无奈。
  7. 殿上人为兽:当权者的无能与腐化,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的黑暗。
  8. 床前弱敌强:弱者在强者面前无能为力,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愤怒。
  9. 奋身惊逆贼:奋起反抗,表现出一种勇气与忠诚。
  10. 断首谢先皇:斩下敌首,向先皇致敬,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
  11. 有腼苏循辈:有些人像腼腆的苏循,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12. 居然鹓鹭行:象征高洁却无所作为,令人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殿上人为兽”比喻当权者的无能。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魑魅”描绘社会的混乱,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孤独的坚守,诗人通过孙君的形象,揭示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抗争,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枪杆:象征武力与权力。
  • 魏阙:权力的象征,代表着政治中心。
  • 妖邪:社会黑暗与混乱的象征。
  • 红袍与耳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通过对比反映落差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欃枪凭魏阙”中“魏阙”指代什么? A. 魏国的政治中心
    B. 一种武器
    C. 个人的家园

  2. “昔曾蒙绛服”中“绛服”象征什么? A. 贫穷
    B. 荣耀与地位
    C. 失落

  3. 诗中孙君的情感主要是? A. 忧伤与孤独
    B. 快乐与希望
    C. 愤怒与狂妄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北戴河》:表现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诗作。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孙供奉》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杜甫的诗更为直白激烈,而沈自东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复杂的历史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深入探讨清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和二首 次韵三首 铁塔院 即事一首 端嘉杂诗二十首 再和 送陈郎玉汝之官二首 送表弟方时父 用强甫蒙仲韵十首 杂咏一百首·维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车马如龙 齒字旁的字 位尊势重 聿字旁的字 相机而行 类是而非 陨仆 整托 南京临时参议院 嗟屈 包含掀的成语 单人匹马 韭字旁的字 顽俗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