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寒夜闻霜钟

《寒夜闻霜钟》

时间: 2025-05-04 03:40:37

诗句

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闲畏曙更侵。

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0:37

原文展示

寒夜闻霜钟
作者:郑絪 〔唐代〕

霜钟初应律,
寂寂出重林。
拂水宜清听,
凌空散迥音。
舂容时未歇,
摇曳夜方深。
月下和虚籁,
风前间远砧。
净兼寒漏彻,
闲畏曙更侵。
遥相千山外,
泠泠何处寻。

白话文翻译

寒冷的夜晚,霜钟初次响起,
静寂的声音从深林中传出。
轻轻拂过水面,清晰可听,
在空中飘散出悠远的音响。
舂米的声音此时尚未停歇,
摇曳之中,夜色愈发深沉。
月光下与虚空的乐音交相辉映,
在风中间,远方的砧声隐约可闻。
清净之中,寒意透彻,
闲来无事,唯恐黎明再度来临。
遥远的千山之外,
那泠泠的声音又在何处寻觅?

注释

逐句解释:

  1. 霜钟初应律:霜钟刚刚响起,符合冬季的韵律。
  2. 寂寂出重林:音响从密林中传出,显得格外寂静。
  3. 拂水宜清听:轻轻拂过水面,声音清晰可闻。
  4. 凌空散迥音:声音在空中飘散,悠远回荡。
  5. 舂容时未歇:舂米的声音仍在继续。
  6. 摇曳夜方深:夜色愈加深沉,声音似乎在摇曳。
  7. 月下和虚籁:月光下,乐音与空灵相和。
  8. 风前间远砧:在风中,远方的砧声隐隐可闻。
  9. 净兼寒漏彻:清净的环境中,寒意透彻。
  10. 闲畏曙更侵:无所事事,害怕黎明的到来。
  11. 遥相千山外:在遥远的千山之外。
  12. 泠泠何处寻:那清冷的声音,在何处可以寻找?

典故解析:
“霜钟”指的是冬季时钟声的清晰;“重林”形象地描绘了寒夜中密林的笼罩;“砧”是指敲打米的声音,象征着日常生活的继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絪,唐代诗人,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风格清新、细腻。他的诗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体现了深厚的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可能是在诗人独自思考或感受自然时写成,反映了他对冬夜寂静中音响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寒夜闻霜钟》是一首描绘冬夜意境的古诗,诗人通过对霜钟声、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清幽的情感。整首诗的音韵和谐,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的开头“霜钟初应律,寂寂出重林”,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而静谧的夜晚,钟声的初响象征着冬季的来临,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孤独的感受。接着,通过“拂水宜清听,凌空散迥音”,诗人描绘了水面上的声音,听起来既清晰又空灵,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舂容时未歇,摇曳夜方深”,此句不仅描绘了夜色的深沉,也暗示了生活的延续,尽管夜晚寒冷,但人们的生活依然在继续。最后以“遥相千山外,泠泠何处寻”结尾,给人一种无尽的思索和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也深刻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孤独,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霜钟初应律”,以“霜钟”引入冬季的寒冷,暗示自然的规律;
  • “寂寂出重林”,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环境,强调声音的清晰;
  • “拂水宜清听”,通过水面反映音响的清晰,提升了诗的意境;
  • “凌空散迥音”,声音在空中游荡,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
  • “舂容时未歇”,舂米的声音表明生活的延续;
  • “摇曳夜方深”,夜的深沉与声音的摇曳相互交融;
  • “月下和虚籁”,月光与空灵的乐音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气氛;
  • “风前间远砧”,远方的砧声在风中回响,象征着生活的气息;
  • “净兼寒漏彻”,寒意透彻,环境的清净使人感到孤独;
  • “闲畏曙更侵”,闲来无事,害怕黎明的到来,暗示对夜的留恋;
  • “遥相千山外”,远方的千山引发思考;
  • “泠泠何处寻”,清冷的声音在何处寻找,留给人无尽的遐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钟比作夜晚的乐音,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赋予声音生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交流;
  • 对仗:如“月下和虚籁,风前间远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夜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孤独感,传达出对生活与时间流逝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钟:象征着冬季的来临,传达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重林:代表着孤独与宁静的环境;
  • 月光:象征着希望与梦幻;
  • 砧声:生活的气息与温暖的象征;
  • 千山:代表着遥远与渺小的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钟”所代表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 诗人对“黎明”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恐惧
    C. 无所谓
    D. 期待

  3. “月下和虚籁”中的“虚籁”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的乐器声
    B. 空灵的乐音
    C. 自然的环境声
    D. 生活的喧嚣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斗星》:描绘夜晚的清幽与思考;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的美与静谧。

诗词对比:

  • 比较郑絪的《寒夜闻霜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冬夜的寂静与孤独,后者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安详。
  • 郑絪的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而王维则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诗意,二者各具风格,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的集锦,涵盖郑絪的作品。
  • 《诗词鉴赏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技巧与美学。
  • 《唐代诗人研究》:深入探讨唐代诗人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

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全面理解《寒夜闻霜钟》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先妣忌日发昭化 次赵保之清明即事五绝 发阆州二绝 酬东风引 读汉事 刘家江阻风二首 念奴娇(敬借老人灯韵为寿) 治平寺清音堂 五月庚申梦人相指为马周且诵诗两句觉而足之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股战胁息 毛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两耀 枉费心思 请准 临祚 力能 厚貌深辞 措手不迭 阜字旁的字 烹龙煮凤 望开头的成语 豕字旁的字 拨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