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3:03
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
鹿巾藜杖葛衣轻,
雨歇池边晚吹清。
正是如今江上好,
白鳞红稻紫莼羹。
在雨后池塘边,我轻装前行,
身披鹿皮巾,手持藜杖,穿着葛衣。
雨停了,晚风轻轻吹拂,
正是如今江上风光最美,
有白色的鱼鳞,红色的稻谷,和紫色的莼菜羹。
诗中提到的“江上好”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尤其是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这种描写常见于唐诗,体现了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诗人,字梦符,号山人,晚年隐居于长安。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此诗创作于雨后,诗人面对自然美景,心境开阔,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它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雨霁池上作呈侯学士》是韦庄在雨后池塘边创作的一首小诗,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两句“鹿巾藜杖葛衣轻”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轻松自在的心境,隐喻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雨歇池边晚吹清”则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与宁静的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的后两句“正是如今江上好,白鳞红稻紫莼羹”则是对当时江南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白色的鱼、红色的稻谷、紫色的莼菜羹,色彩丰富,意象鲜活,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大自然的恩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追求。
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白鳞红稻紫莼羹”中的颜色对比鲜明,构成了丰富的视觉意象,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歌颂大自然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中的“鹿巾”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鳞”指的是?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