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9
孝廉已称帝,宾佐尽封侯。不道投荒客,交州白了头。
翻译:孝廉已经被称作了皇帝,宾客和辅佐的人都被封为侯爵。却不想那些投身荒野的客人,已在交州老去白头。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诗人,善于写作,尤其以诗词闻名,风格豪放,常对社会现实表达深刻的思考。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通过对比统治者与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孝廉”与“投荒客”的境况,展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以“孝廉已称帝”引入,引发读者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诗中描绘的“宾佐尽封侯”,表明了权力者对于功臣的奖赏,而对于那些被遗忘的普通人则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尤其最后一句“交州白了头”,更是将焦点转向那些在荒野中奋斗、失去青春的群体,唤起人们对社会底层人们命运的关注。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带有一种无奈与悲凉,诗人对社会的不公感到失望,同时也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深刻的体会。诗中所体现的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激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社会的不平等,传达对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遗忘的普通人的关怀,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孝廉”指的是哪类人?
A) 有德行的人
B) 贫穷的人
C) 外地人
答案:A
诗中提到“投荒客”是指:
A) 拥有权力的人
B) 离开家乡的人
C) 富裕的人
答案:B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悲凉
C) 愤怒
答案:B
对比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 其六》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通过对比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来反映社会现状,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被遗忘者的同情,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