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5-02 13:47:01

诗句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

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7:01

原文展示: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
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把手中的笏(象征权力的工具)放下吧,休息吧,拿着璧(象征美德和珍贵之物)又能怎样呢?人间有痴顽的老人,但天上没有愚笨的仙人。”

注释:

字词注释:

  1. :古代官员用来表示身份和权力的器具。
  2. :古玉,象征美德和珍贵的东西。
  3. 痴顽:形容人愚笨、执迷不悟。
  4. :指糊涂、迷惑。
  5. 道人:指道士,通常指修道之人。

典故解析:

  • 笏和璧:笏和璧分别象征着权力和道德,诗中提到的“加璧”暗示即使拥有美德也无法改变现实,而“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则反映出人间的愚顽和天上仙人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于诗和词的创作。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在诗中有所体现。诗中对权力和智慧的反思,可能源于诗人对官场的失望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权力、智慧与愚昧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还笏去矣休矣,加璧其然岂然”,以问句的形式抒发了对权力和美德的思索,暗示即使拥有权力和美德,在尘世间依然难以逃避愚昧的困扰。次联“人间有痴顽老,天上无愚懵仙”则对比了人间与天上的智慧,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局限,强调了人间的痴愚与天上的超脱,表现出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哲理深度,又不乏情感的真实,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还笏去矣休矣”:意指放下权力,休息片刻,反映出对权力的超然和无奈。
  • “加璧其然岂然”:即使增添美德(璧),又能改变什么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 “人间有痴顽老”:指出世间愚笨的人依然存在,暗示人性的缺陷。
  • “天上无愚懵仙”:与前句形成对比,强调天上仙人智慧的无愚,体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还笏去矣”和“加璧其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具哲理性,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人性中的愚昧与智慧的对比,以及对权力与理想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超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权力的象征,代表世俗的地位。
  2. :美德的象征,代表心灵的追求。
  3. 痴顽:人性的缺陷,暗示世间的愚昧。
  4. :智慧和超脱的象征,代表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还笏去矣休矣”中“笏”象征什么?
    A) 美德
    B) 权力
    C) 知识
    D) 财富

  2. 本诗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爱情的渴望

  3. “天上无愚懵仙”中“愚懵”指的是什么?
    A) 聪明
    B) 糊涂
    C) 富有
    D) 忍耐

答案:

  1. B) 权力
  2. B) 对人性缺陷的思考
  3. B) 糊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刘克庄和陶渊明在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但刘克庄更强调对权力与智慧的思考,而陶渊明则倾向于归隐田园,追求一种自然的生活。两者的诗风虽不同,但都体现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刘克庄研究论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淙山观雨 真母吴氏挽词二首 满江红(和叔永吴尚书,时吴丧少子) 答上饶江涛 妄想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其二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二叠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其六 挽方揭阳内子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话里有话 京辇之下 灶妾 旡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云结尾的成语 区详 驰魂夺魄 比捕 熊威 金字旁的字 云扰 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旭日初升 包含昕的词语有哪些 富贵他人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