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1:13
日轮忽倒行,惊雷殷山底。
云从洞里生,顷刻迷尺咫。
心愁万青松,一一化龙起。
坐令攫此峰,飞入苍冥里。
火急催登舟,篷背雨声驶。
回头不见山,模糊但云水。
太阳突然西沉,雷声在山底轰鸣。
乌云从山洞中涌出,瞬间让人迷失方向。
心中的忧虑如同万千青松,各自化作龙腾飞起。
坐在船上,想要攫取这一峰,飞向苍茫的天空。
急急忙忙催促着船只,船篷在雨声中驶动。
回头再看已看不见山,模糊的只有云和水。
孙荪意,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写于一次偶然的山中游览过程中,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诗人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仙岩洞遇雨而归》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将暴雨来临的情景与内心的忧虑紧密结合,并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知与反应。前两句描写了暴雨来临时的紧张氛围,雷声轰鸣,乌云密布,似乎将整个山谷笼罩在一种不安之中。接下来的句子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心中的忧愁化作万千青松,如龙腾飞起,暗示着希望与变化的可能。后半部分则表达了急于归舟的迫切心情,面对自然的威力,人的渺小与无奈显得尤为突出。诗的尾声以模糊的云水结束,形成一种既远离又沉浸的意境,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在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传达了对希望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日轮忽倒行”意指什么?
诗歌中提到的“万青松”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而孙荪意的诗则在暴风雨中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与内心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